褪去初春的微冷,携来惬意的清风,甘霖降下,春天的尾声已然奏响。4月19日,迎来今年春天的最后一个传统节气——谷雨。“细雨绵绵暮春到,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多雨,却恰如其分地为其覆上了一层欲语还羞的迷蒙气质。而掀开它那细细密密的雨的面纱,将能看到安徽师范大学在这暮春之时的一方风貌。
匆匆与春别,快步向“学”行
丰子恺说:“一年好景,莫过于此时。”春天走到了尾声,但安徽师大的学子们并不会将它视作结束,而是继续埋首,忙碌地播下种子。谷雨后的一周,安徽师大的学子将迎来阶段性检测——期中测试。作为学期半途中的测验,期中测试的设置并非只是为了完成形式上的知识检测,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去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有计划、有节奏地去安排学习生活,从而避免在期末周“临时抱佛脚”现象的大规模发生。春雨催生万物,初生的绿芽挂着残存的雨露,同学们迎着雨雾,踏上忙碌的旅途,待场场微雨结束,“丰收”的乐章终将启幕。

安徽师大内雨中驻足的行人(安徽师范大学 张洁 提供)
谷雨春光晓,避雨向“娱”行
细雨纷纷,四野清新,天地间鸣鸠齐飞,啼声悠扬。在这繁花似锦的暮春之时,安徽师大开展了各式特色活动,去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在4月13日至14日间举办的学生社团文化节刚刚圆满落幕,“风筝节”、“赭麓共读”、“青春第一演”等等活动就已接踵而至,而其中,“风筝节”与赏春踏春的关系最为紧密。
“风筝节”将在安徽师大花津校区内的草坪处举行,活动参与者以小组的形式参加,在草坪对应地点领取白色风筝与绘画材料,于规定时间内完成风筝创作后,到拍照处现场拍照留存,然后即可在草地空地尽情放飞!后续将对绘制风筝进行线上投票评比,决出获奖队伍。春风拂翼,鸢击长空,虽说谷雨时节多降雨,但总会有一场好天气,去供同学们进行户外活动。安徽师大的“风筝节”结合时节特色,联系传统文化,鼓励同学们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去绘制独一无二的风筝,放飞碧野蓝天下的青春与理想。

巧手之下独具特色的蝴蝶风筝(安徽师范大学共青团 提供)
夏近春未尽,迎雨向“暖”行
四月中旬已过,春夏即将相交。谷雨节气带来的持续性降雨,除了会给学子们的上学出行带去不便以外,也使天气多变,气温同时也随之产生较为明显的波动。因此,在同学们户外出行之时,应实时关注天气预报,根据气温变化选择合适的衣物,在夏天还未真正到来之前,适当保暖是避免身体受凉风侵袭的最佳方式之一。只有拥有康健的体魄,同学们才能更为专注地投注到学习之中。所以,在出门之时,除了携带雨具,多带一件外套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雨后晴天操场上的夕阳落日(安徽师范大学 张洁 提供)
人生能有几度春?谷雨,亦是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但愿诸君珍惜与时光共处的每分每秒,在这即将谢幕的繁华春色,向那明亮的前程继续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