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携手战疫,我想用画笔留下你们最美的样子
原创 长春理工大学校园网通站 蔡依阳 刘小玉2022-03-24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学生用画笔记录最真实的疫情故事。

 前言

三月飘雪,疫情肆虐,来势汹汹,令人惶恐。长春理工大学第一时间按下了暂停键,学校下令采取封控管理,进入战疫状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法学院领导老师们快速反应,深入学生寝室安抚同学们的紧张情绪,紧急部署防控疫情相关工作。连日以来,他们在刺骨的寒风中搬运着一箱箱食物,在冰雪交加的核酸检测场馆外指挥着学生安全采集,在深夜里来到寝室一次又一次的召开会议......这个三月,校园内,他们日夜奔走在每个角落,只为守好她们的“孩子”们。

于你身后 昼夜相守

从封闭管理的那天开始,法学院田之华书记不分昼夜,以校为家,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为学生们,搬运物资,发放物资,调配学院的各项工作,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事事亲力亲为,常常工作到深夜,为的就是能够最大程度上地守护自己的学生。此外,田书记还经常给学生们分享疫情调节情绪的方法,时刻关注学生们的情绪变化。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书记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主心骨”,因为有书记在,学院的每位老师,每位同学,都感到极大的安心,和莫大的安慰。


指挥调度 坚守使命

也许,你会看到这样一个特殊的身影,胸前挎着上肢外展架,匆匆在你身边走过。他是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宾老师,在不久前他的右臂刚刚完成手术,但得知疫情突袭时,他毅然决然选择入校和同事们、同学们并肩战斗。他不但承担起西区整体疫情防控工作调度和安排,每日核酸场馆外,他也会亲临现场,守护在学生们身边。封寝期间,一有机会他总是耐心询问学生们餐食是否可口、是否够量,有没有其他需求,主动积极地了解学生们的需求,全心全意地保护着学生们的健康。


尽己所能 予你心安

病毒无情,人有情,封控期间,法学院辅导员任捷老师每日将疫情的防控信息下发至微信群,时刻提醒和关注学生们的动态,每一天的体温打卡是对学生的惦念,每一条做核酸的通知是对学生安全的保证。每当我们排队做核酸时,队伍的旁边总是出现任老师的身影。为了让学生的心理不受疫情的影响,任老师夜晚经常奔走于各个宿舍,用心开展学生的工作,带头做防控知识的传播者,疫情谣言的制止者,学生健康的守护者。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任老师经常工作到深夜,没有一丝怨言。除此之外,任老师也加入为学生们搬运所需各类物资的第一线,瘦小的身躯却爆发出无限能量,那是她对学生们的爱。


学有所需 必有所为

在疫情管控期间,法学院王仕达老师每天都工作在战疫一线,负责全院学生的核酸检测、一日三餐的发放等工作,如果认真留意,你会发现,每日的微信步数,王老师遥遥领先,这些是源于他每天不分昼夜的工作,整箱整箱的搬物资、搬盒饭、搬水果,一天下来至少需要搬运十多个来回。如果你仔细观察,王老师的衣服变得宽松了,不足十日,足以看出他的辛劳,但他却拥有最积极的心态,用自己的行动鼓励着每一位学生,可以说,王老师做的每件事,都像一针定心剂,让学生们不再紧张和恐慌,让学生们即便在封控管理期间也依然感觉到温暖和心安。


“疫”路之行 温情相伴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张思尧老师始终与我们站在一起,了解学生需求,无微不至地得关怀着学生们。印象最深刻是张老师每天准时为同学们发餐的画面:弯腰、低头、拿餐再到把餐送到同学们的手中,这样的动作每天都在重复。在风雪中,张老师坚守岗位,来得最早,最晚离开,确保每个班的同学都准时完成核酸检测。深夜,张老师仍然在认真工作,及时向学生传达消息。除此之外,张老师每天还在群里分享各种缓解情绪的知识,了解大家的心理状态。寒冬凛冽,疫情无情,但张老师却给予了学生如家一般的温暖与关怀。


研究生刘小玉是本组漫画的原创作者,她说:

因为有许多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不分昼夜的忙碌着,风雨无阻的坚守着。他们与病毒赛跑,与黑夜对峙,与绝望对抗,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平安健康。

所以我想用画笔留住那些不经意却又让我倍加感动的瞬间。

致敬所有法学院的领导老师们,感谢您们的迎难而上,

在这个依旧春寒料峭的长春,默默的坚守着。

请相信,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所有的不快乐都将过去。

我想疫情过后,将会是一个没有疫情困扰的长春,

是车水马龙的阖家团圆,是欢声笑语的国泰民安。

待疫情结束,让我们一起共赴春暖花开。



END


[通讯员:刘春霞 ]
[指导教师:石珂]
[责任编辑:杨虹]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学生用画笔记录最真实的疫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