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一个春暖花开,春潮涌动的日子。
在学校的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党委书记李廷勇掷下铿锵之言:“让我们把握历史规律,把握发展大势,运用历史思维想问题、作决策,运用历史智慧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扎实推动学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随后,全校117个党组织、2256名党员积极行动起来……
一场场精彩的宣讲、一次次重大的研讨、一件件民生实事,从班级走向校园,从校园走向社区,从万州走向周边区县,走出浩瀚的平湖……
全体党员干部通过自学、中心组学习、集中辅导、读书班及专题宣讲等形式,重温党的历史,思想受到洗礼,情操得到陶冶,结合学校现状进行了深入思考,悟出了推动学校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
李廷勇在日记中写道:“作为领导干部, 一定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用以指导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具体工作。”
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伟在一次干部大会上指出:“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承担责任,为师生员工做好事、办实事,不断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委副书记崔广平、副校长祁俊生、陈文昆、臧小林、郭作飞、纪委书记代远红、组织部部长陈孝胜、宣传部部长许文胜等,结合自己的工作写出了情至深处的心得体会。
5月28日,四川通江红军广场。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甘长银带着20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慷慨激昂的声音,在广场的上空久久回荡,周围的群众无不为之动容。
7月17日,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烈士陵园。
李廷勇和21名党员干部举起右手,庄严承诺:“发扬革命烈士精神,继承革命烈士遗志,努力为党工作,对党绝对忠诚!”
一度时间,各党总支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参观小平故里、朱德故里、刘伯承元帅纪念馆,寻访“下川东革命摇篮”、体验华蓥山游击队的战斗艰辛……
4月25日,春阳洒射。
上午9时,明辨楼201教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唐世刚教授正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他以当时的“美军撤离阿富汗”热点话题切入,以“西方现代化道路和西方民主拯救不了世界”为问题导入,用我党革命历史事实,雄辩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台下的学生一会儿凝神静气,一会儿欢声笑语,一会儿掌声响起。
整个课堂灵动起来。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很多教师把“四史”巧妙融入课堂,他们的讲述洋溢着激情、挥洒着智慧、昭示着哲理、闪烁着思辨,让学生们在一片轻松愉悦中感悟理论、学到知识、受到教益。
各党总支充分发掘宣讲资源,党史微宣讲、党史微课堂、巡回报告会、党史微视频等资源层出不穷,场景丰富多彩,内容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1947-1949年,为了配合人民解放军挺进大西南,有一支1800余人的游击队,在白色恐怖的下川东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殊死斗争,写下了情动三峡的英雄赞歌。
三峡工程,几代伟人的梦想,功盖千秋;百万移民感动中国、震撼世界。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对江竹筠、彭咏梧、李青林等革命先辈的事迹和百万三峡移民“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深的诠释。透过身边这些红色基因,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革命精神。
长篇朗诵叙事诗《你是神鹰——致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库里申科》和师生的原创歌曲《党的光辉照三峡》,既艺术地展示了学深悟透成果,又让全校师生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内容、形式、方法的不断创新,让我校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进一步筑牢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