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文明实践“志愿红”丨走入村户田间,赣师学子劳动实践“别样红”
原创 赣南师范大学 曹佳慧 肖子怡2022-08-10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赣师学子在劳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书写更加出彩的青春华章!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引导和帮助青年大学生上好与现实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2022年7月,赣南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学校围绕红色文化育人办学特色和深化校地战略合作两个方面,共组建16支队伍赴赣南各地开展党史学习、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助力环境整治,注入青春色彩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引领青年学子在劳动实践中绽放青春。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绿叶”青年志愿服务队来到赣州市二康庙社区,开展清扫街道、规范车辆摆放、清除墙面“牛皮藓”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街道环境整治,巩固创文创卫成果。

  

体育学院“阳光青年”志愿服务队来到全南县新安社区助力“脏乱差”整治,清除废弃物品和垃圾,治理乱堆乱放,解决影响社区环境突出问题,做到“清除一处,教育一片”。此外,志愿者还组成清淤小队,对辖区内因持续降雨出现淤泥的主要道路进行清理整治,并针对汛后产生的断枝树叶、杂物淤泥进行集中搬运清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一滴水”志愿服务队发挥专业优势,深入赣州市兴国县良村镇采集自然河流水样和村民生活用水样本并进行水质检测,帮助当地政府机关掌握良村镇水环境情况,更好防范化解水污染,开展河流治理工作。

“通过劳动实践,使我进一步加深对基层工作的了解,真切感受到肩负的环保重任。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践行能力,为‘乡村振兴’一直行动!”实践团成员吴烈伟感悟道。

躬耕田垄乡间,担当青春使命

为民办实事,劳动出真知。教育科学学院“红色园丁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潭口镇江坝村,走进田野开展“红动星期六”劳动教育活动,为水稻除杂草,助力农民双抢。

化学化工学院“蒲公英”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全南县陂头镇正河村开展“稻田地里插秧忙,乡村振兴正当时”劳动实践,深刻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在信丰县古陂镇古陂村,新闻与传播学院“语润赣南·薪火兴乡”推普实践团踏上田埂,赤脚下田,弯腰扶秧,通过义务扶秧帮助村民抢抓农时,解决因青壮年外出务工而缺少劳动力的田间劳动困难。

同学们在皮肤与土壤的亲密接触中体会到了农民劳作时的辛苦与汗水,在团结和协作中增进了感情。推普实践团成员吴雨佳在劳动实践后深切体会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从小熟背的古诗词不是一句空话套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去履行的标准。”

传递志愿之光,汇聚青春力量

切实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在劳动中增长才干,赣师学子走进基层,积极开展志愿服务。“青春心向党,助力振兴梦“乡村振兴实践团与中寨乡各村干部一道走村入户,全面排查危房空房,排除潜在住房风险,加强农村房屋建筑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农民群众居住及公共活动安全。

美术与设计学院“晨光”志愿服务队与兴国县良村镇良村中学开展合作,利用专业所学助力暑期托管班,为学生提供各种专业特色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们带来充实有趣的暑假生活。

文学院“心系红土·语泽赣乡”推普实践团从赣州市大余县新城镇白田埠村村委会了解到该村庄留守儿童较多、高龄老人较为集中的情况后,主动承担村委会志愿者的工作,为行动不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上门激活电子医保卡。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

赣师学子在劳动实践中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

书写更加出彩的青春华章!


[通讯员:曹佳慧]
[指导教师:李强]
[责任编辑:苏兰]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赣师学子在劳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书写更加出彩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