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陈凤珍:在舞蹈教学中塑造人生
原创 广西民族大学 李玉琼 廖紫林 申羽 陈小玉2024-02-22
26年来,陈凤珍言传身教,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向学生浇灌知识与希望,为国家传送新生力量。

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舞”,在技术、音乐、舞蹈、服装、风格等方面均有着较高的要求,是一项体育竞技与艺术表演高度融合的运动项目。陈凤珍是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唯一的体育舞蹈教授,今年是她在广西民族大学从事体育舞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第26年。

26年来,陈凤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在舞蹈里找寻人生的突破,曾获自治区体育优质课本科组“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次,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模式,在舞蹈教学工作中塑造人生。

066CC1668B68AC8FFD3BDA46518_C89BF27B_16350.jpg

陈凤珍 陈凤珍摄

结缘舞蹈,能者为师

1991年,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现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正式成立,多所高校陆续开展相关课程,这对普及中国体育舞蹈运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992年,陈凤珍就读广西师范大学,在这里,她开始与舞蹈结缘。上舞蹈课时,老师要求大家学斗牛舞,班里同学大多都对斗牛舞不太熟悉,只有她学得最像。

出众的外形、高挑的身材、良好的学习和领悟能力,跳起舞来灵活轻快,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让老师注意到了她在舞蹈方面的天赋。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和悉心指导下,她开始专注于学习体育舞蹈中的一个舞种——拉丁舞。“老师经常会给我编排舞蹈,让我去参加表演和比赛。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跳舞带来的快乐、美丽和自信,这些都深深地改变了我。”

在进行专业选择时,陈凤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艺术体操与舞蹈专业,并将其列入她的人生规划。1997年,陈凤珍完成了在北京体育大学的进修学习,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体育舞蹈教师,随后来到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任教。任教期间,她还曾多次到北京舞蹈学院进修。

2014年,陈凤珍注意到拉丁舞被不同的人群所喜爱,这启发了她对践行“健康中国”理念和教学课程创新的思考。“拉丁舞是力与美的结合,现代社会的拉丁舞激情、浪漫又富有活力,表演奔放又不失高贵。”陈凤珍开始以拉丁舞作为主要舞种进行教学和研究,并把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提升了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教学成果显著。2019年,其创建的体育舞蹈教育教学团队获相思湖本科教育教学创新团队。2019年,其主持的《普通高校校园拉丁舞课程构建与教学实践应用研究》获自治区教学改革工程项目(A类)立项。2020年,其带领的《流行拉丁舞》获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项目。2021年,其任教的公共体育课程《流行拉丁舞》获学校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其主持的《现代拉丁舞教学论》获学校教材建设立项。2022年,其任教的体育专业课程《体育舞蹈》获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其主持的《体育舞蹈专业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获自治区教学改革工程项目(A类)立项。

学思结合,创新改革

“学思结合,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创新改革。”陈凤珍的教学实践生动诠释了这句话。教学初期,陈凤珍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老师只是单调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使得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上完一节课,学生们也只是“上完课、出了汗”,缺乏参与感,并不能真正感受到体育舞蹈的魅力。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她开始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这三个方面对体育舞蹈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使课程内容具有高阶性、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教学目标具有挑战度,结合思政,在运动中塑造心灵,提升课程的“两性一度”。

欲以行动为基,则应理念先行。陈凤珍的教学改革第一步是创新教学理念,从“美育”“体育”和“德育”三方面育人。传统的体育课堂注重强劲学生的体魄,增进学生的技能,但却忽略了体育课程上教师与学生互动越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越大这一事实。陈凤珍率先注意到这一点,她将单纯健体变为“三育人”,即美育育人、体育育人和德育育人。她十分重视课程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在体育舞蹈课堂上,她致力于挖掘学生的内在美和外在美,坚持把思政教育、德育教育贯彻落实到每一堂课。

欲构建高阶课堂,则应创新教学模式。陈凤珍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舞蹈在观赏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教学工作者需要不断深入思考,让教学适应这些变化。她紧跟时代步伐,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第一与第二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教学更具灵活性。她采取“互联网+体育舞蹈”的教学模式,经过教学实践,验证了该教学模式达到了“1+1>2”的效果。此外,陈凤珍还在课堂教学中开创性地将国外先进的舞蹈技术与中国元素有机结合,让拉丁舞的呈现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

欲丰富教学形式,则应创新教学手段。“如何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体育舞蹈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这两个问题困扰了陈凤珍很久。经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她决定进行教学手段创新,综合运用赛教结合、考级考证、演绎展示结合的方法教学,为学生探索出了一条“学习-体验-比赛-考证-考研”的道路。她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全区高校体育舞蹈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在她的指导下,超过100名学生获得舞蹈教师资格证,近30人考上研究生。

“组建教学团队,让学生加入到团队中,以教促学”,这是陈凤珍一直推进的改革举措。她挑选出广西民大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体育舞蹈方向的研究生,以及部分优秀的本科生,让他们加入到教学团队中,为他们提供实践平台及教学研究指导。在学生们得到锻炼提升的同时,教师也能够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团队内成员以老带新、互帮互助,从而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双赢效果。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2020级体育教育训练学方向研究生韦艳娜是陈凤珍教学团队的一名骨干成员,她主要负责学生的课后练习辅导、记录课堂训练内容、接收学生的反馈意见等工作。“我们团队的很多成员都是同专业高年级学生,我们希望给同级以及低年级的同学树立榜样模范,带领大家一起进步。在团队教学工作中,我也学会了如何运用自身所学去教会他人,大大增强了我学习体育舞蹈课程的信心。”

立德树人,塑造人生

“我永远记得那一天,我进到教室,看到陈老师站在那里,那么自信,那么有气质,我觉得那就是我想成为的样子。”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2020级体育训练学方向研究生谭莉璇说。她在大学本科期间学习的是越南语专业,在选修陈凤珍教授的拉丁舞课程后,心中的舞蹈梦想被照亮,从那时起,她就下定决心要跨专业考研成为陈凤珍的学生。“陈老师是一位很有爱心和责任感的老师,感谢她的引导,让我看到了自己人生道路上更多的选择。”

几乎每一个陈凤珍的学生,谈起陈凤珍时的关键词都是“幸运”。陈凤珍对学生的关心,不只是在舞蹈方面,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记得某天晚上舞蹈室漏水了,我打电话给老师,老师知道后第一反应不是责备我,而是询问我的安危,并且赶过来帮我处理到很晚,她真的就像妈妈一样,给予了我们很多温暖。”韦艳娜说。对于学生来说,陈凤珍已经不只是一位普通老师,更是人生导师,是在舞蹈道路上的明灯。

陈凤珍强调舞蹈基础,在教学模式上,她也是每一步都稳扎稳打,不会好高骛远地追求花哨的技巧。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2022级体育教育训练学方向研究生莫敏莹说:“在老师身上,我看到最多的是言传身教。她总说跳舞和做人一样,不能急功近利,只有基础打好了,人生的路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宽。”

“美”是陈老师传递给每一个学生的理念,体育舞蹈本就是一种美的呈现,课堂既要做到提升身形美感,也要提升心灵之美。“在全面推进素质的教育过程中,体育对学生锻炼体格、磨练意志、提高胆略、修养情操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体育舞蹈只是体育锻炼的其中一种方式,陈凤珍希望学生们都能成为人格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新生力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陈凤珍坚信德育教育不应停留在文化课的课堂上,每一个课堂都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舞台。26年来,她坚守初心与使命,在舞蹈教学工作中另辟蹊径,向学生浇灌知识与希望,在人生道路上践行使命,一往无前。


[通讯员:施小倩]
[指导教师:荣子卿]
[责任编辑:苏兰]
26年来,陈凤珍言传身教,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向学生浇灌知识与希望,为国家传送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