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广西百色发现一返乡人员核酸检验结果呈阳性,4日内全市累计确诊179例,百色市采取全员居家隔离措施,全域执行“不进不出”政策。一夜之间,百色成为广西本土疫情的“风暴眼”。
谭艳红,广西师范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1月28日刚结束在广西贺州富川县第一个学期的支教之旅,回到家乡百色过年。在全国人民喜迎冬奥,欢度新年之际,面对严峻形势,她主动请缨报名参与百色抗疫志愿服务,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我是党员,我先上!
“我本身是一名党员,这次疫情真的发生很突然,其实就根本时间没有考虑过什么,哪里需要我,我就上哪里!”谭艳红说到。

谭艳红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者
2月5日,广西百色市田阳区在对德保县初筛阳性人员密切接触者的核酸检测中,发现一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的人员。6日,田阳区团委发布招募志愿者的消息,谭艳红就第一时间进入了田阳城区的志愿者群,后来老家太平村也需要招志愿者,她就和村支书报名并留言“在这次疫情防控当中,如果有什么需要的就可以随时联系我。”
2月7日0时,百色实行全员居家隔离。谭艳红所在的村部就开始为全员核酸做准备,8号开始了第一轮的核酸检测。她的首要工作就是维护好核酸检测的秩序,如果碰到老人不会用手机扫码,还需要在旁指导。

志愿者正在帮助老人进行核酸检测注册登记
结束核酸检测工作后,还需要去村口的主要交通要道值守,查看有没有外来车辆、人员,做好登记;或是进入村民家里入户排查有无特殊情况。谭艳红每天早上八点半到岗,直到晚间才结束任务。疫情期间,百色进行了多次全民核酸,谭红艳一直守在岗位上。“那时候都在下雨,气温也很低,因为我有电瓶车,过去村口值守会比较方便一些,所以基本就是两边跑。”

志愿者对外来车辆人员进行登记
由于核酸检测工作的时间长,志愿者们无法正常吃午饭,就排出值班表轮流去村部吃饭。并且前期可供使用的防护服数量比较少,每天只有四套可供给志愿者使用,每天得到防护服的四名志愿者就会主动承担密切接触人群的工作。由于医护人员每天要从县城赶来,到达的时间不能确定,志愿者群里会互相打电话提醒。“我们这些志愿者之间的团结之心,让我十分感动,让我感到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
聚是一团火,散做满天星
冷雨之下,也有温暖。核酸检测工作的那几天,雨下得很大,但是样本是要送到百色城区去检验的,因此必须及早做完。志愿者们不畏天气恶劣的影响,在检测的过程当中,没有一个志愿者退缩。当地的志愿者们都很积极,村民们也都积极配合核酸的采样工作。“不管是步履蹒跚的爷爷奶奶还是蹒跚学步的孩童,没有人有怨言,遇到这样的困难,大家都心往一处想,为了早日迎接春暖花开。”谭艳红说,“我看着村民们在不畏严寒遵守着核酸检验的秩序,志愿者在一旁帮助有需要的人,答疑解惑,这种场景让我觉得很感动。”

志愿者正在维护核酸检测秩序
为了给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谭艳红所在的村部每天都给支援的医护人员做扣肉吃,周围的村民也会自发拿出自己养的猪、土鸡、土鸭、青菜和医护人员一起分享。村子里的志愿者很多是返乡大学生,大学生的榜样力量又带动到村里面的一些中学生参与到当地疫情防控工作。“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宣言无需高呼,在这个严冬,随处可见。
我想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支教是一件就是用生命在影响生命的事情,这也是我支教的初心。”谭艳红的支教工作是在2021年的九月份开始的,同时作为广西师范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富川分团团长,还要负责做好研支团的团队工作。在抗疫期间,谭艳红也没有落下她作为班主任兼英语老师的工作。结束一天的志愿服务后,谭艳红会打开手机,逐条回复家长的信息,帮助学生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业成长上的表现。谭艳红也会把自己在抗疫工作中所见所闻分享到班级群,她希望在学生们的心中种下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种子。
截止 2月13号,太平村无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谭艳红也结束了为期六天的抗疫志愿服务。

太平村疫情防控志愿者合影留念
疫情离开了百色,但是谭艳红的志愿之路还在继续,她即将启程回到富川的支教岗位,将青春奉献家国,用热爱点燃希望,彰显出师大学子的责任与担当,继续将春天的温暖带向更远的西部地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