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人生有大爱,奉献致青春!冯雅雯好样的!
原创 河北大学微信公众 河北大学2022-07-07
在美好的青春年华,河北大学护理学院2019级学生冯雅雯志愿在未来将自己的遗体奉献给医学教育事业。
有一群人,他们突破传统观念的枷锁,以馈赠生命礼物的方式,去挽救他人生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间大爱,阐释生命意义,他们就是人体器官、遗体捐献志愿者。

在美好的青春年华,河北大学护理学院2019级学生冯雅雯志愿在未来将自己的遗体奉献给医学教育事业。




图片





用日落换明月升起,以生命点亮生命


图片
冯雅雯表示,她想在身后再为这个世界做一点事。而自己刚好是医学生,明白这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对医学研究的重要性,这一种感同身受让她更想成为前辈中的一员。

在签协议的时候一切都很平淡,和平常没什么不一样。冯雅雯想到:如果一位同学能在我的遗体的帮助下考上大学,走上医学道路,并且取得成就,我一定会很开心!




给他人希望,让自己永恒


冯雅雯有一位很好的朋友,不幸的是,朋友的父亲患上了白血病,骨髓移植后又突然复发,不幸去世。从那个时候,冯雅雯同学就有了做医生的想法,现在她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医学生,正一步一步朝着自己心中的理想靠近。每年冯雅雯都会参与义务献血活动,奉献爱心。


图片




热烈灿烂的人生


学医时光,让冯雅雯比他人更明白生命的脆弱和珍贵。对于多年后如何离开世界,她不喜欢那些传统的方式,她希望可以用捐献遗体这个对她来说很独特的方式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冯雅雯同学的父母也和她一样有着开明的思想,始终坚持尊重女儿的选择。

 冯雅雯说,人对死亡的恐惧来自于对未知的恐惧,这是人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所以说任何人都可以害怕死亡,但不应该忌讳死亡。坦坦荡荡接受生老病死,人生自古谁无死!没有无数的先人或者是实验动物为我们做这些实验,替我们经历这些,我们怎么可能会有这么高的医疗水平?人的寿命又怎么可能延长这么多年?她想用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的发展做一点点贡献。

图片


图片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遗体捐献者为人类创造了无数奇迹:有人可以重新看到世界,有人能够重获新生……他们从未离开,这依然留在世界上的一个个奇迹就是他们存在的证明。

致敬,遗体捐赠志愿者!致敬,大爱、大勇的女孩!


[通讯员:禹航]
[指导教师:曹泽众 郭丹]
[责任编辑:石悦]
在美好的青春年华,河北大学护理学院2019级学生冯雅雯志愿在未来将自己的遗体奉献给医学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