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狮山硕彦:“全国优秀”!+2
华中农业大学 王石径2022-10-10
字号:AAA
今年暑期,华中农业大学紧扣“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组织开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

10月4日,共青团中央对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团队予以通报表扬。华中农业大学获评“全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赴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社会实践团队获评“全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今年暑期,华中农业大学紧扣“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组织开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全校共立项资助649支社会实践团队,4829名同学参与社会实践。各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聚焦“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乡村振兴荆楚行”“美丽神农架·青春行动”“助农助产襄阳行”“返家乡”社会实践等主题,积极联系实践地点、拟定实践计划、开展社会实践。校团委同各学院做好动态管理和过程指导,保障了暑期社会实践的开展。3支团队获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立项支持,13支团队获团省委“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队立项支持,5支团队获省妇联关爱留守儿童彩虹行动立项资助。




传承红色基因 展现青年风貌

图片

实践团成员认真学习红色历史(张忠豪 摄)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经济管理学院27名师生党员共赴湖南韶山、长沙等地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在韶山宾馆,一堂“没有围墙的思政课”让全体成员潸然泪下,在主讲老师彭艳的娓娓道来中,团队成员无不为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前赴后继的感人故事而深深动容;在橘子洲头,师生齐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感悟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初心;在岳麓书院,师生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的殷切嘱托,浸润优秀传统文化的斯文正脉。

在贵州遵义,经济管理学院实践团在熊涛教授的指导下,聚焦遵义红色文化和花茂村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通过开展走访村民、访谈干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深入基地帮扶等活动,了解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和当前乡村振兴所面临的挑战。 

图片

合作社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虾稻共作相关情况(欧鑫芸 摄)

由工学院本科生党员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陕西延安开展“永远跟党走”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在中国革命圣地感悟延安精神,从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不忘入党初心,坚定理想信念。重走梁家河,参观村史馆,探访知青旧居,走进村民生活,实践团成员踩着脚下的柏油马路,看到了曾经的穷僻村落变成了美丽乡村,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村民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他们也深深明白“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图片

实践团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跟随讲解员学习(陈仁鑫 摄)

“青春忆征途,外语绘征程”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社区、学校、书店,发挥自身语言专业优势,用多种语言讲述一个个感人的长征故事。还通过制作双语海报,开展云分享会分享长征故事,将伟大的长征精神传递给更多青年。信息学院实践团追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的足迹,赴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道青和居社区、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等处实地探访,学思践悟,感悟发展成就,强化使命担当。

图片

福利院老党员向外院学子分享长征故事(陈心愿 摄)

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50余名校青马班、青年研习社学员及校属团学组织学生骨干在此开展专题培训和实地研学,一个个革命故事,一段段历史记忆,让井冈山精神扎根同学们心中,激励着同学们为中华复兴而读书。


图片
双庙关小学学生在教室观看红色影片(步若凡 摄)


红杜鹃爱心社念露公益队为麻城市福田河镇双庙关小学的留守流动儿童带来了为期两周的夏令营活动。围绕着建党发展以来的一件件感人、重要的历史故事,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视频,实践团成员让孩子们更直接地体会和感受到红色作品中的情感。通过“党史故事我来讲”活动,在孩子们心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乡村振兴荆楚行 助力地方发展


图片

徐晓云老师在田间为同学们授课(李虎 摄)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以“共创食安新发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为主题,组建了14支实践团队共计300余人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实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讲方式共计开展154场科普宣讲,遍布全省17个地市州,实现服务地点全覆盖。

在崇阳县隽青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徐晓云教授以田间的食品农作物为例,在田间地头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堂生动的专业知识科普实践课。熊善柏教授、刘茹教授带领实践团队前往中国清江(宜都)鲟鱼谷与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进行学习调研,深入交流当前食品安全与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让同学们在企业交流中进一步了解现代食品企业发展模式。


图片
徐晓云老师为同学们讲授谷物营养价值(丁德征 摄)


由薛邵武教授、曲良焕副教授、岳兵副教授带队,生命科学技术学院30余名本科生组成四支团队赴神农架林区开展社会实践,分别对林区的特色产业、中草药资源、生态多样性、野生鸟类保护等方面开展专项调研。在林区内穿梭调查中,实践队员王锴、王宇阳用捕虫网对林间和草丛中的昆虫进行采集与记录,在灌木丛和杂草丛中发现了透翅碟、天牛和叶甲等外形奇特的种类。实践团成员蔡宏坤和李嘉荣同学发现并拍摄到了珍贵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此外,实践团成员也意外发现了疑为火尾太阳鸟的鸟类,其或为神农架林区的新鸟种,相关资料提交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


图片
实践团队成员调查林间植物与昆虫种类(汪政泽 摄)


图片
团队成员在官门山景区进行生态保护宣传(张佳旋 摄)


依托学校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实践团在襄阳市万丰源襄阳黑猪保种繁育基地进行调研,了解黑猪特色产业发展。襄阳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蒋辉胜向同学们介绍了产业发展情况。在襄阳新希望六和饲料厂,团队成员参观了饲料生产过程中各种机械的运作原理与过程,进入饲料化验室参观学习,与公司负责人座谈。在襄阳新好农牧有限公司,团队成员还参观学习了该公司生猪产业区的养殖模式,了解产业一线发展情况。


图片
团队成员参观饲料生产过程(崔萍 摄)


7月中旬到8月底,理学院赴恩施州建始县“直播助农”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乡村田间地头,用“农业科普+公益直播”助农,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帮助建始县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在为期近一个月的“直播助农”中,社会实践团队共开展30余场直播,帮助当地农企推介了50余种特色农产品,累计观看量超30万次,直播成交订单1000余份,销售总额超5万元。

恩施州十姊妹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启斌对实践团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说:“过去藏在大山里的富硒枸杞鸡蛋、雪梨、皇菊等优质特色农产品没有人知道,现在华农学子通过助农直播和短视频,将优质的农产品带出大山,为同学们的付出点赞!”


图片
理学院实践团队正在开展助农直播(王媛昕 摄)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咸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国家麻类产业体系初加工机械化岗位专家吕江南研究员、水分生理与节水栽培岗位专家刘立军副教授带领下开展麻原料供给保障调研。通过调研聚焦产业发展困境,重点关注适应规模化生产的机械收割、机械剥麻和原麻脱胶等环节,为麻类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城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室”开展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专项社会实践,实践团学生在李凤兰教授带领下开展“农村居民心理健康”入户访谈和“阅读式心理健康课程”支教活动。研究生实践团队成员深入武汉市江夏区、黄陂区及建始县等地开展入户访谈,共计访谈农户60余人,尝试构建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心理健康思想及话语体系,提炼适用于中国农村居民的心理健康调试方法,用于指导基层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返家乡实践 助力家乡发展和基层治理

图片
同学们在丹江口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进行野外原位实验(李肖 摄)


北赴黑龙江,西至新疆,南入广西,资源与环境学院组织45余支团队返家乡实践,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实践团在学院王军光副教授、魏玉杰副教授指导下进行农田质量分析,调查田间黑土肥力状况、水热协调以及土层结构,研究了黑土区有机肥施用现状的分布规律和有机肥选用依据。返回家乡丹江口市的实践队员则亲身体会了“水保一线人”的艰辛,他们跟随该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山中,进行土壤水分数据采集,在山中穿行四个小时,测定33个水样,与当地水保站工作者共同分析检测结果,探讨小流域水土流失的修复原理,利用专业所长为当地水土流失治理贡献力量。


图片
实践队员向孩子们科普粮食的由来(尹佳美 摄)


在一学期以来的线上视频授课基础上,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利用暑期走进建始县安乐井社区,面向安乐井小学的同学们开设科普、阅读、绘画、体育课程,与孩子们共度一个多姿多彩的暑假。“谢谢你们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和活力,让他们拥有了彩虹般的微笑。”建始县妇联对实践队员们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图片

郑承志教授为文法学院学子讲解屈原与《橘颂》的故事(左宗保 摄)

文法学院在宜昌市秭归县开展实地调研与访谈,深度挖掘秭归县屈原文化和柑橘文化,在团队指导老师高尚桢带领下,同学们前往秭归县西陵峡村调研,参观湖北画报漫云文创基地屈原文化的相关文创设计,与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了屈原文化与《橘颂》。团省委副书记徐本禹看望并寄语实践团成员,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做好绘本创作,让更多的青年人走近屈原、传承和弘扬屈原文化。


图片
水产学院蓝色精灵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带队开展水质检测(郭稷 摄)


图片
水产学院蓝色精灵志愿服务队开展长江濒危鱼类科普(郭稷 摄)


水产学院联合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等院校共同主办全国大学生江豚保护夏令营活动,实践队员们沿长江而上,走访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区一线工作者交流学习,深入了解长江豚类生存现状。水产学院蓝色精灵志愿服务队还开展了科普宣教,讲解常见鱼类和长江濒危鱼类的种类、生活习性以及体型特征,呼吁青年学子和社会公众一起为长江濒危鱼类保护贡献力量。




园艺林学学院动员张瑜服务队志愿者,组织了十余支实践团队深入社区、乡村,在武汉、恩施、宜昌以及合肥、宁波等地开展志愿服务与乡村振兴调研,以园艺为切入点,将志愿服务与创新社区治理相结合,相继与武汉市洪山区、汉阳区、硚口区、黄陂区等地多个社区建立合作关系,致力于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扩大队伍的影响力。


图片
当地刺绣传承人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三闾刺绣(曾嘉毅 摄)


2022年暑期,全校青年学子扎根祖国大地,感悟时代变化,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为祖国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评优活动中,经基层申报、省级团委审核推荐、组织评议等环节,共青团中央最终确定290个优秀单位、379个优秀团队予以通报表扬。



图片


文 | 王石径

编辑 | 匡敏

校对 | 徐行 吴晗




[通讯员:徐行 吴晗]
[指导教师:匡敏]
[责任编辑:刘鹏]
今年暑期,华中农业大学紧扣“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组织开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