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辅导员对00后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长沙学院谭敏捷
北京时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审议,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还有一个多月,将迎来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当00后大学生对话老祖宗,来瞅瞅这场跨时代的“撞色”盛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一、翻译专业00后说——想不到吧,翻译背后大有玄机
一直以来,关于中国春节的翻译都存在争议,有的人倾向于Chinese New Year,更加直接展现中国特色,有的人更偏向国际化的Lunar New Year,(Lunar:月亮,表示阴历)认为这样易于被全世界认可,更有国际化视野,但是消解了中国元素和历史内涵。
先秦时期老祖宗:娃娃们!春节应该翻译为:元日、正旦或元正,这些称呼都强调了新年作为一年之始的重要性。
两汉时期老祖宗:报告楼上太祖!我们翻译为:岁首、岁旦。这些称呼不仅继承了你们先秦时期的含义,还加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岁”字代表着时间流转和年龄增长,“首”和“旦”则依然表示开始和天明。
唐宋时期老祖宗:报告楼上太祖、曾祖!我们翻译为:元旦、元辰、元正。元代表开始,“辰”字代表着时辰,寓意着新年每一刻都充满希望和喜悦。“正”字继续强调新年的正统和正规地位。
“Z世代”00后:报告我尊敬的祖宗十八代!这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春节翻译为:Spring Festival,意在说明我们在节日问题上不会搞“关门主义”,而是推动春节走向国际,但是联合国后面翻译中解释了,是Chinese people的活动,也是在澄清节日起源地,彰显文化自信!
翻译作为国际话语权构建的关键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话语海外传播的质量,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请老祖宗们放心!俺们是翻译专业,会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二、艺术专业00后说——您们负责出彩,我们负责出圈!
来瞧瞧不同历史时期的春节活动:
尧舜时期远祖:我们的活动是燃烧竹子发出爆炸声、火光冲天,驱赶年兽!(爆竹的由来)
东汉时期太祖:报告远祖!咱们还要开展祭祀祈福活动,向祖先们进酒表达敬意,希望您们降下祝福!
晋朝时期高祖:哈哈!轮到我发言了!除夕这一名称在我们这一时期开始出现,除夕之夜,大家整夜不睡觉等待新年。
宋朝时期曾祖:没有美食怎么行!咱们宋朝开始吃饺子了,而且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
“Z世代”00后:各位老祖们,现在有新玩法了!咱们借助黑科技激活“一池春水”,四川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景区,借助VR设备让刺绣动起来,以此庆祝春节;咱00后皮影戏传承人党飞华,用皮影戏演绎迈克尔杰克逊、白骨精跳科目三打破“次元壁”,让春节民俗活动“皮影”披上“魔幻”外衣,哈哈哈!我还有点期待皮影演绎“林黛玉大战哥斯拉”“关公大战奥特曼”!
老祖们:我没听懂说了啥,算了!春节民俗好歹也是传下去了!
“Z世代”00后:非遗要“火”先得“活”,我尊敬的老祖们请放心!非遗文化需要“活态传承”,而不是“静态固守”,艺术专业的我们会将咱们的文化嫁接到互联网,用古代的文化玩现代的梗,传统文化才有生命力哦!
三、民俗专业00后说——您们只管安心,华流才是顶流
来看看历朝的特色年俗,老祖们又有话说了!
北宋时期老祖宗 :“确山打铁花”源于咱们北宋,是流传于豫晋地区民间传统烟火,可不能失传了!
明朝时期老祖宗:“英歌舞”起源于咱们明朝,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的大型集体舞,可不能失传了!
清朝时期老祖宗:咱们有“滩头木版年画”,湖南省惟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可不能失传了!
Z世代00后:报告三位老祖宗!“确山铁花”“英歌舞”“滩头木版年画”均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会朝着申请世界级非遗的方向努力!
各位老祖宗们!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精华所在,更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申遗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民族自尊心,不是争面子,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
如今我国共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1,咱00后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从“出新”到“出海”,从“出彩”到“出圈”,承载着您们的初心,我们浩浩荡荡地让“国风再焕新颜,华流再沐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