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六边形“导师徐守军,超可爱!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2023-07-21
字号:AAA
“这是一场精神上的熏陶和洗礼,也是属于我们团队长久的独家记忆。”

学生拍桌叫板,他一笑而过

每每团建,必唱两首歌

把同学们都带成马拉松选手……

今天走近这位“六边形”全能导师徐守军

看看他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45岁的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徐守军,为兰大人和社会各界所熟知,始于2019年他和“脑瘫博士”谢炎廷的感人故事被报道出来。四年中,他和谢炎廷及其家人被众多的媒体采访,用徐守军的话说“都没什么新鲜的可说的了。”

今年“七一”,徐守军被表彰为兰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当630日夜晚,我们视频连线远在国外访学的徐守军,跟他再深聊一聊关于谢炎廷、关于学生、关于教育、关于爱与责任,终于能勾勒出一个更加完整的好老师的形象。才发现,在他身上,远不止谢炎廷这一个故事可讲,他对所有的学生、周围的人都是那么好;才明白,在旁人眼中能坚持12年做一件好事的不易,是那么自然而然。在他身上,体现了一名共产党人的自我要求,体现了一个好人的善作善成。

爱人者,人恒爱之

640.jpg

徐守军从来都不是对学生严厉的老师。对他来说,生活中很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带好学生、带好孩子”。尽管所教的无论本硕博学生,理论上都是成年人了,但在他看来都还不成熟,都需要去鼓励、包容并爱护。

徐守军出身江苏宿迁农村,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他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父辈、亲戚、邻里们都很善良,都是很好的人。小时候,他们会热情地招呼我去家里吃饭,不是什么大餐,但我很喜欢那种温馨的感觉。”因此,徐守军一直友善地对待所有人。

当研究生复试时,看到来复试的学生因为紧张而不吃午饭时,他会端去自己加班餐中的水果和汤,让学生补充点能量,别因为低血糖而发晕。

当学生学业压力大,冲他拍桌子学术叫板时,他会笑一笑,让同学们下来再讨论。他自嘲地说:“我们这个年纪上受老的气,下受‘小的’气,得会包容。”

当他带着两个女儿爬山,只要院子里的其他孩子想一起去,他从不会嫌麻烦拒绝。爱从来都不是单向的,徐守军甚至觉得是自己占了便宜。他向外撒播的爱是一对多的,而收获的却是多对一的爱。视频连线中他特别自豪、幸福地向我们展示:“你们看我身上穿的这件防晒衣,是我的两个学生去年买给我的,他们知道我对阳光过敏,不能暴晒。特别合身,我特别高兴,我跟他们说我自己从来都没有买到过这么合适的衣服。”经常收到学生小礼物的徐守军,无疑是幸福的。

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

爱与责任,是采访中徐守军强调最多的两点。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他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孩子、学生不计较得失、彼此之间互帮互助,对自己、对国家负责任的精神品格。

他会带着两个女儿去黄河边捡垃圾,教她们从小学会做公益,收获了外地游客的称赞。

当团队高年级学生面对师弟师妹略带骄傲地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不用证明了吧!”他会委婉劝诫:“别这么说,大家都是从那时候过来的。”

他对所有的学生都平等对待,倾注心血,一视同仁。“考研中只要学生联系我,我都来者不拒。”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他能从学生的眼神中细致地察觉出哪些学生缺乏关爱,哪些学生自信不足,于是就会创造机会、润物无声地帮助他们。

曾有一位研究生可能因家庭原因,性格比较内向,心理上存在一些障碍。徐守军了解情况之后,主动给他安排团队中合适的工作,希望能够平时与他多多交流,以此来开导他。

“我平时总跟他聊天,告诉他做事情要井井有条,想得周到一些,一些事情会让他自己做决定,事情结束之后再帮助他分析哪些方面做得不够细致,可以继续优化完善。”通过徐守军的不断引导,这位同学的性格变得开朗起来,与大家相处融洽,甚至还能开导情绪不佳的家人。

研究生毕业时,这位同学的家人专程来到兰大,像见到老朋友一般,在徐守军的办公室一聊就是一上午,谈论孩子三年的变化,表示自己衷心的感谢。

640 (2).jpg

“有问题”的学生的帮助,在徐守军这里先后有三四例。谈及为何要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关注并解决学生的问题时,徐守军说:“我们绝对不能把有问题的学生推出去,他们迟早要走向社会,我们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接收他们,培养他们,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也因此,在别人眼中,徐守军对谢炎廷长达12年令人钦佩的默默付出,在他自己看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拿这份收入,我不仅对学校是有责任的,往大了说对国家、对社会都是有责任的。遇到每一个学生都是我的责任。我不觉得我是在做好事,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与其说是坚持,不如说是一种理念。”

徐守军还是一个很注重通过仪式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的老师。“我的学生都知道,每次团建必须要全体起立唱两首歌:《歌唱祖国》和《我和我的祖国》。我们身在这么好的一个时代,必须知道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成才要回馈社会,回报国家。”

“我们五六十个人挤在一间房间里手拉手,肩并肩,感受优美的旋律,高声歌唱,这是一场精神上的熏陶和洗礼,也是属于我们团队长久的独家记忆。”2022级博士生魏丽娜说。

“跑”“学”一体的师生团队

640 (3).jpg

2016年,徐守军在美国访学期间加入一个叫“晨星”的跑团,让以前从不运动的他养成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更加可贵的是,自律的他也并未因为回国丢下这个好习惯。

从每次5公里到每次基本打卡10公里,经过一两年的时间,他能够参加全国各地的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体育赛事了。徐守军在长期长跑锻炼中收获了很多益处:多巴胺的分泌让自己更精神、记忆力更好;原本经常感冒的他几年也不感冒了;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会带着女儿跑步、打球、游泳。同时,他也鼓励自己的学生加入到跑步队伍中。2018年,一些学生开始跟着他跑,后来队伍的规模越来越大。一开始跑团没有设立固定的跑步时间,2020年疫情发生之后,学校要求学生加强锻炼,徐守军就给大家固定了时间:每周二下午五点半,下课后师生会在操场集合,一起跑步。偶尔跑完再吃点烤肉聊会天,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

640 (4).jpg

短短几年时间,徐守军的学生百分之百参与过团队的跑步活动,甚至还形成了一批重度体育爱好者。目前有10多名学生能有规律地坚持长跑,78人能跑半马,34人能跑全马。今年毕业的博士生冯永锝来兰大之前并不跑步,在团队的影响下爱上长跑,并以3小时32分的成绩完赛2023年“兰马”全马。“同学们也慢慢体会到了跑步的乐趣,团队精神面貌比之前好了不少,科研专注力有了显著提升。”冯永锝说。

“学生坚持不下来时我就告诉他们,跑步是一件事后快乐的事情。就像你们努力学习,当时很痛苦,熬过来就会收获快乐。每次跑步都要设立一个目标,可以只是2公里、3公里,有了目标才能坚持下来。”徐守军说。

热爱体育,坚持运动已经成为了徐守军团队重要的团建活动。除了跑步,他还会定期组织学生爬山,并邀请同样热爱运动的社会各界好友一起参加。让体育老师在爬山前带着同学们一起热身;上山后这次让医生朋友讲讲科学饮食、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下次请企业界的朋友讲讲求职、工作中的道理和注意事项。

“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同学们不能只听我说,我会发动周围的朋友,让同学们听一听其他过来人怎么说。”徐守军说。


45岁,依旧在学习的路上

今年4月,徐守军再一次踏上了去异国的访学之路,希望通过放慢自己的脚步,反思过去,重新出发。

身处国外,徐守军与国内的学生保持着合理的联系频率。“尽管我在国外,团队把国内的所有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有人负责运动,有人负责团队管理。还没有来得及布置,同学们已经把暑期的课程安排好了,一周三次。”徐守军欣慰地说。

之所以要安排暑期课程,是因为徐守军团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上课一个月,休假两三周。不仅在校生,徐守军的准研究生、准博士生在拟录取之后,都会提前进组学习。这个暑期,他们还是按照正常上课周的要求,一周进行三次线上授课。

对于线上授课,徐守军早已轻车熟路。2017年,从美国访学归来的徐守军学习了一些教学模式,从此所有课程都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我很喜欢用pad讲课,数学这个学科需要生动的演示,在黑板上展示的时候写满就要擦掉,而pad可以一直进行记录,可以上下翻页,可以拷贝,用不同颜色书写,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在徐守军的课堂上,几乎每个同学都带有一个pad,这种高效的授课形式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

除了实行无纸化课堂外,徐守军还会把每次线下授课的内容同步上传到学习通平台,为那些在外地的、请假的以及开小差的学生提供反复学习的机会,也为校外学子提供一个交流讨论的平台。

“我们团队很少特别强调科研工作。”徐守军十分重视对研究生的过程培养和质量把控。他认为认真对待科研,踏实用功,取得成果、顺利毕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640 (5).jpg

“尽管徐老师不在学校,但是同学们都在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有问题及时沟通,没问题就撸起袖子加油干,不管是学习科研,还是日常生活,大家都过得充实且快乐。”2021级硕士研究生孙彬说。

此次访学,徐守军希望观察国外高校教师的职业精神以及教学理念和方式, 把优秀的方面给带回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科研等工作。

徐守军认为,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需要有全球化的思维和视野,通过不断学习来反思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国外注重竞争、重视学生客观评价等方面的考核方式值得借鉴。“这对我今后更加专注、负责任地完成教学工作也会带来持久的影响。”徐守军说。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作者|法伊莎 王阳

编辑|骆锦锦

责任编辑|骆锦锦

主编|李晖


[通讯员:方梓熙]
[指导教师:朱佳君]
[责任编辑:刘宇宏]
“这是一场精神上的熏陶和洗礼,也是属于我们团队长久的独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