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雷锋精神打造甘于奉献的匠心,为工匠精神‘熔铸’时代内涵。”
“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
三月是学雷锋月。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日前,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系主任佘明辉、党总支副书记林俊走进学生宿舍,创新思政课“打开方式”,结合工科专业特点,与学生掏心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温度、接地气、冒热气,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在学生宿舍里,佘明辉和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
师生“面对面”,才能“心连心”。在学生宿舍里,只见佘明辉和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从雷锋精神到工匠精神,他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用丰富的故事、案例代替说理,引导同学们共同思考新时代新青年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内涵与意义。他说:“国无工不兴,工无匠不立。作为工科生,我们要弘扬和践行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努力以钉钉子的‘挤’劲和‘钻’劲,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使自己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实现技能报国、技能强国。”
“老师,通过上课和结合自己所学,我现在慢慢体会到雷锋同志为钻研汽车技术如痴如醉、废寝忘食的感觉了。那就是‘螺丝钉’精神,爱岗敬业,不怕苦累的精神,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努力学好本领,做一名‘匠人’。” 该系电子信息专业来自新疆的学生哈德斯·金恩斯积极回应道。现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氛围融洽。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匠心”蕴含着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奉献的无私精神,同样“匠心”更蕴含着忠于职守、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所以,青年人都应当向雷锋学习,争当“工匠”,常修“匠心”。
“要做暴风雨中的松柏,绝不做温室中的弱苗。”在另一间宿舍里,林俊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如遇到困难和挑战,要学习雷锋同志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担当,发扬“不怕苦、肯吃苦、能吃苦”的战斗精神,不推诿、不逃避、不畏缩,一往无前,顽强拼搏。他边说边拾起宿舍学生桌上一块电路板说道,希望同学们多利用平常时间研究自己的专业,像雷锋一样,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大学毕业后,能够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这两位老师表示,如何把“书面语”讲成“知心话”,让“天边事”成为“身边事”,这是当下高职院校老师教育学生的难点。他们将继续利用中午、夜晚、周末等时间,走进学生班级、教室、宿舍等,用好这些载体上好“思政课”,让思政教育工作“动”进来,“活”起来,使育人工作更有温度、人才培养更有高度、立德树人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