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思政课堂搬进田间地头
原创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吴伟锋 张望滨2023-04-06
3月28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组织自动化工程系无人机专业的学生走进涵江区江口镇大东村,将思政课堂搬进马铃薯种植田里。

党建引领,科技助农。3月28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组织自动化工程系无人机专业的学生走进涵江区江口镇大东村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将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并结合植保无人机现场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训,致力于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让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学院副院长兰希红参加并现场为学生上思政课。

植保无人机现场教学。

当日上午,无人机专业学生在学院校企合作单位莆田信田农业科技公司无人机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大东村马铃薯种植田地。技术人员现场教学生测绘范围,规划无人机喷洒农药航线等。经过一番操作后,无人机在学生用手机操控下,开始自主精准喷洒农药,不一会儿,成片的马铃薯种植地块几分钟就喷好农药,完成了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学生在田间上思政课。

自动化工程系无人机专业2021级(01)班学生欧清志说:“这样实践性上课很有意义,老师很用心,把课堂创新性地移到田间地头,与共建企业合作,利用所学无人机专业知识,现场开展无人机播撒农药活动,真正实现科技助农。作为青年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好专业课,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学生用手机操控无人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田间,学院副院长兰希红以“科技助农,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号召青年人要努力学好专业技术,主动融入乡村,了解农村产业规划和发展需求,做好“土特产”文章,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校企合作共建。

思政课搬进田间地头,接通了地气,有了浓郁的烟火气。该学院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联系,紧紧围绕教学中需要深化理解的问题,让思政课潮起来、动起来、活起来。自动化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林俊说,要不断地创新方式上好思政课,通过这种参与性、体验式的教学,让思政教育更加生动化、形象化。“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希望同学们学好用好专业知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小我”融入“大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让青春在农村广阔天地间绽放绚丽之花。


“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无人机已成为乡村植保的“新宠”。该学院以实践育人为本,以服务乡村振兴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专业技术作为服务的支撑,深耕校企合作模式,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依托专业技术优势,搭建支农惠农团队,服务地方发展。

活动期间,该学院自动化工程系主任佘明辉与信田农业公司董事长林叶熊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通讯员:郭莹 郑永生]
[指导教师:林俊]
[责任编辑:苏兰]
3月28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组织自动化工程系无人机专业的学生走进涵江区江口镇大东村,将思政课堂搬进马铃薯种植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