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空间 | 心理咨询大揭秘
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呢?心理咨询老师就是心理医生吗?学心理学就会“读心术”吗?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一提到心理学,你想到了什么?
很多人一提到心理学,或者说谁在心理上有什么困惑,可能会让人产生误解,人们通常认为找心理老师咨询,就说明这个人肯定有心理疾病或是心理不健康。
来,我们对“心理咨询老师”和“心理医生”做个解释。医生,对应的是病人;老师,对应的是学生。这就是两者的区别。作为在校大学生,如果你有心理困惑,可以找心理老师咨询。希望大家不要对心理咨询产生误解。
每次自我介绍“我是学心理学专业”时,常有学生会问我:“老师,那你猜猜我现在心里想什么呢?”“老师,那以后我们跟你说话可要小心了,免得被你看穿了。”……很多不了解心理学的人,都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很神秘的学问。真的是这样的吗?
心理学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神秘,心理学也是一门科学,它是以人的行为和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当然,也有专门研究动物心理的。心理学并不就等于我们一般认为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或治疗只是心理学的某个方面而已,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
树洞,其实是一个倾吐秘密的地方。电影“情癫大圣”里也有这样的镜头。网络上也有这种用来倾吐秘密的“树洞网”。大家是否有类似经历?或向别人诉说你的苦恼,或倾听别人的述说?这样倾诉过后,或感觉到别人认真听我诉苦,是不是感到舒服很多?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确实有效果。因此,心理咨询有时就像是对树洞倾吐秘密,心理咨询老师会像树洞一样真诚地用心倾听,替你保守秘密,你会有被尊重和被理解的感觉。这样说的话,其实我们很多同学都扮演过“树洞”的角色。只是,心理咨询老师相对更专业,更具技术性,不是简单的聊天和安慰。
心理咨询怎么会和镜子发生关系?大家肯定都照过镜子,镜子有什么作用呢?唐太宗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心理咨询也像照镜子,很多时候人会出现“当局者迷”的情况,通过心理咨询,可以比较客观地分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并非你认为的这样,由此逐步积聚起成长的力量。
通俗地说,心理咨询是借助会谈和交流沟通等方式,运用心理咨询的专业技术与方法帮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没有批评和说教,你会被充分地倾听、尊重、理解、鼓励,心理老师陪伴你化解成长过程中的困难,来访者通过对自我的理解、觉察、领悟来实现成长的过程。简单说就是“助人自助”,咨询师不会直接告诉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帮助你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访者”就是需要解决问题并来寻求心理援助的人。

老文史楼 曲阜师范大学提供
来接受心理咨询,并不表明你就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心理上出现问题,就像身体感冒一样,轻微的,自己会好;有点严重的,要吃药打针;非常严重的,已经病变了。
心理咨询不是替你出主意,帮你一下就把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心理咨询只是帮助你更合理地对待你面临的问题,师生一起寻找方法,但真正采取行动的还是你自己。
A、想好开头说什么。
B、把心理咨询老师看作是一个特别亲密的朋友。
C、“有问必答”比“拐弯抹角”更利于沟通。
D、不必过分关注自我的表现与形象。
E、不要期望由心理咨询老师给你“做决定”。
F、不要希望一次咨询就“根治”。
咨询老师保守来访者的内心秘密,妥善保管来往信件、测试资料咨询档案等材料,不在任何场合谈论来访者的隐私。除非征得来访者的同意,不向来访者的辅导员、学院领导、同学、父母、配偶等谈及来访者的隐私。
咨询老师对来访者的语言、行动和情绪等要充分理解,不以道德的眼光批判对错,要帮助来访者分析原因并寻找出路。
时间和空间的设置都是心理咨询专业性的体现,出于对心理咨询质量的考虑,每次咨询时间设置为50分钟。过长时间的咨询会让咨询双方在体力和情感上消耗太多,时间限制促使每一次会谈都有一个关注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节律有助于来访者形成定期探索自我的习惯,有助于心理稳定感的形成。
问题就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咨询师帮助来访者理清思绪,学习理性处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来访者的心理素质得到成长。因此,心理咨询本身就是来访者学习并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咨询师“助人自助”的过程。

老文史楼 曲阜师范大学提供
原则上,到心理咨询室求询的来访者必须出于完全自愿,这是确立咨访关系的先决条件。没有咨询愿望和要求的人,咨询老师不会主动联系他(她)。只有自己感到心理不适,为此而烦恼、并愿意找咨询老师诉说烦恼以寻求心理援助,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心理咨询室的大门向任何人都是永远敞开的。
存在即合理,每个人做任何事必有他自己的苦哀。心理咨询,站在客观的立场,对来访问者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帮助来访者走出心灵的雨季。
心理咨询期间,由于来访者情绪不稳定,原则上应规劝其不要轻易做出诸如退学、调专业、分手等重大决定。在咨询结束后,来访者的情绪稳定、心境平和时作出的决定,往往不容易后悔或反悔的概率较小。

西联教室 曲阜师范大学提供
咨询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心理咨询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咨询师可能不能在一两次咨询中立刻了解你的所有诉求,而认知和行为的转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请你给自己和咨询师一些时间,当然,如果你感受到失望、不满,可以在咨询室里跟咨询师表达你的真实感受,也许这恰恰是促使你和咨询师一起向下工作的契机。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不会因为你表达的失望或不满而受伤或生气,他们可以接纳并愿意跟你一起探索关系中真实的自我呈现,等待感受或行为变化的到来。如果你还是跟咨询师无法达成一致,可跟其真诚沟通转介事宜。
心理咨询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经历建立关系、探索问题、目标确定、行动转变、评估结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咨询次数不等,有些阶段也会在一次咨询中发生,心理困境是逐渐形成的,心理咨询也需要过程来消解困境。咨询师致力于帮你了解自己的感受、思维方式等,并在你做好准备时支持你探索改变的路径,这需要一次次谈话的积累和双方的互动才能发生。有研究表明,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后,至少有75%的人能从中获益。我校为满足更多学生心理咨询的需要,原则上每个来访者每学期接受心理咨询的上限次数是8次,若有特殊情况,在经由咨询师申请、心理中心审核后,可适当延长。
[通讯员:祝铭舒]
[指导教师:曹亚楠]
[责任编辑:杨虹]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data.content}
管理员
回复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data.adminReply}
[{data.modifyTime}]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回复
{data.commentUser}:
{data.content}
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呢?心理咨询老师就是心理医生吗?学心理学就会“读心术”吗?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来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