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冒热气的文化宣讲,把非遗文化送入千家万户;有深度、有温度的文化服务,让师生群众暖心开心;有亮点、有特色的文化传承,将“技能成才”的理念深入人心……四川现代职业学院“非”煌“藤”达藤编文化传承项目团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探究、探索、探寻,真正把思想学起来、阵地用起来、服务热起来,打通了教育师生群众、服务师生群众、关心师生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职业技能让巴蜀传统文化“出圈”,曾荣获四川省文化传承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等荣誉。
探访怀远古镇技艺,助力产学合作发展
项目团队多次前往成都市志辉藤器有限公司开展实践调查,探寻怀远古镇藤编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状况,深入了解藤编文化在生产、销售和传承方面的经验,并与校企合作单位志辉藤器就藤编非遗文化产学合作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

项目成员合影 来源:四川现代职业学院融媒体中心
怀远藤编具有浓郁的川西地方特色,充分展现了本土的乡土文化,对传承优秀的家乡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项目成员走进藤编企业 来源:四川现代职业学院融媒体中心
项目依托非遗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以人才培养、技术赋能、产业振兴“三维一体”模式,通过数字出版、媒体运营、文创设计、品牌策划、传习培训、对外文化贸易等形式,搭建藤编传承人与文创、生产、运营、国际文化交流机构的深度合作。
探索文化传承模式,志愿公益走进校园
项目团队以“学习藤编技艺,传承民间文化”为主题,在成都市部分大学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与审美能力。

项目成员和企业合影 来源:四川现代职业学院融媒体中心
怀远藤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上千年历史。项目团队通过宣讲藤编的历史、发展、生产、销售和传承,将自身对藤编文化的理解进行转化,把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新融入现代元素,通过手工制作藤编工艺品,带领同学们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

项目成员走进课堂讲解藤编文化 来源:四川现代职业学院融媒体中心
通过开展藤编非遗文化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一次“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承,为非遗文化注入了青春活力,拉近了青年大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将文化自信厚植心间,更是一次构建“非遗+文创+产品”教学内容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探寻中华文化基因,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为坚定大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养高职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与审美能力,项目团队走进成都市部分小学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研学活动。

项目成员走进企业 来源:四川现代职业学院融媒体中心
项目团队的能工巧匠为师生家长讲解藤编工艺,现场示范指导编织制作的步骤及要点。在快节奏的当下,藤编之趣味、审美、境界离我们越来越近,它的亲和、天然、文化性可以给人们带来心灵慰藉。

项目研学活动 来源:四川现代职业学院融媒体中心
非遗文化传承是爱与文化的融合,一根根藤条跨越千年,挟带着深邃的历史和文化,让孩子们在温暖轻松而又丰富多姿的教育氛围内快乐成长,培育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让在场师生家长深刻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探究非遗剪纸传承,美在浸润育在铸魂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其传承延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团队前往成都市双流区多个社区、中小学开展“非遗进社区,文化共传承,‘现代’美育浸润行动”,旨在引导社区居民群众用双手创造美丽,用心灵感受非遗魅力文化。

项目成员参加直播 来源:四川现代职业学院融媒体中心
团队成员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将这一古老的手工艺术展现得栩栩如生。精挑细选了近百幅手工剪纸,作品构图饱满充实、富有艺术美感,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诠释了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展现了文化自信。

项目成员走进社区 来源:四川现代职业学院融媒体中心
淳朴浑厚、风格质朴、镂金彩绘、工艺精良,内容丰富多样,散发浓浓的“中国味道”。既有传统的吉祥图案,如福禄寿喜、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龙年吉祥等,也有反映现代生活元素的剪纸作品如中国梦、福娃、蓉宝等主题作品,灵巧的双手、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一张张普通的纸张剪刻成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品。
探研非遗扎染文化,创意十足创造美丽
中国的手工扎染艺术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团队希望将古朴的扎染文化带给更多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让技艺传承,让匠心传承!团队以“非遗进社区,传承扎染文化”为主题,在成都市双流区多个社区、学校开展创意扎染志愿活动,引导群众用心灵感受非遗魅力文化。

项目成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来源:四川现代职业学院融媒体中心
一布一染,一绢一韵,布里生花,传承文化。团队成员讲解了扎染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让参与者了解传统技艺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价值;讲解了扎染的基本工艺和技法,让参与者掌握扎染的操作要点。并鼓励参与者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结扎方式和色彩搭配,创造出独特的扎染,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更深理解。

项目成员走进社区 来源:四川现代职业学院融媒体中心
巧手“扎”锦绣,布里“染”斑斓。当染色遇上融合,当传承遇上温暖,让双手与材料有机对话,让传统与生活共生共融,勾勒出独一无二的美妙与创意。正如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未知,“布”满惊喜!
在一次次传承活动中,大中小学师生、当地群众在体验非遗技艺、坚定文化自信、提升艺术素养的同时,也试着做了一回非遗技艺的“传承人”,亲身体验让“非遗”真正“活”起来,主流媒体和社区工作人员频频为我校文化传播团队点赞。
下一步,团队将紧扣“技能成才,强国有我”主题,让藤编、扎染、剪纸等非遗文化走进社区、深扎社区,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更加系统专业的课程让师生、群众感受非遗魅力,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把各类优秀民间文化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和物质支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