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后进生是指在大学期间学术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那么,大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辅导员又如何帮助后进生提升学习成绩呢?
案例:大学生A某高考复读一年后入学,但上大学之后觉得终于可以逃离自己高中时期的课业压力,于是开始放纵自己,经常沉迷于游戏,逃课,旷课,其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而且由于复读后高考分数并不理想,所以选择了自己不太喜欢的专业。再加上其性格较为内向,不爱与人交流,社交存在一定的障碍。A某仅大一第一学期就挂科7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后进生。
基于上述案例,我们归纳总结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希望对同类案例的处理方法有所借鉴,从而提升学风建设。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存在个人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一些大学后进生可能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不佳。
其次,学科选择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了解不深,盲目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导致在相关领域的学习上遇到困难,从而成为后进生。
此外,社会生活和心理压力也是影响大学后进生的因素之一。大学生活相对独立和自由,面临着各种诱惑和困扰,有些学生无法很好地平衡各种压力,导致学业受到影响。
鉴于大学后进生的存在,辅导员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帮扶措施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首先,建立学习辅导体系。学校可以设立学习辅导中心,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予渔。辅导员可以帮助后进生选课、申请补考、重考等,根据后进生的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其次,加强专业指导和咨询。学校可以安排专业老师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合理安排选修课程,并提供相关领域的学习支持。
第三,辅导员可以与家长的联系,一方面能够互通有无,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自己起到督促的作用,让自己时刻保持对“问题学生”的关注。
此外,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并提供相应的调适策略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最后,倡导互助与合作。学校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成立学习小组,共同攻克难题,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彼此的能力。从宿舍和班级环境着手,利用帮扶小组等,为后进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总之,大学后进生不是天生的“输家”,他们只是在学业上遇到了一些困难。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逐步实现自身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