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榜样|张珈玮:做翻涌在传统文化中的“后浪”
原创
西南大学新学工融媒体网络文化工作站
朱贺 朱芮逸 蔺书雅2022-09-27
心怀梦想,努力奋斗。西大学子张珈玮将戏剧艺术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自己成为一抹传承传统文化的翻腾浪花。
获2018-2019学年国家奖学金
获2019-2020学年,2020-2021学年校一等奖学金
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
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
获山西省太原市“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先进个人”称号
获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名校拟录取资格
现已保送至中山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如果有幸成为一名戏剧工作者,我将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戏剧戏曲的传承与创新之中。
这是一个少年对未来许下的承诺,一句掷地有声,真诚而坚定的承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这份因三晋文化熏陶而起的、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梦想,始终激励着张珈玮在戏剧戏曲学研究领域不断前行。
张珈玮作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结缘戏剧,立志为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奉献一生,并非偶然。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张珈玮从小就对文化遗产的宣讲与传播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小时候就喜欢跟着奶奶听戏到去往山西省博物院当志愿者,在成长的历程中,张珈玮始终与文化遗产打着交道,并由衷地被传统戏剧的魅力感染着。对于传统文化,张珈玮似乎比旁人更多一份敏锐,也有着更多的思考。
张珈玮说:“大多数人认为,只需要把传统文化写进教科书或做成海报张贴出去就能起到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其实不然。只有将文化植根于人们内心,文化才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从兴趣出发,张珈玮把学习戏剧影视文学当作自己的情感寄托与感情载体,在自己的专业学习中找寻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景”,在进一步阅读文献资料和学习大量视频资料后,张珈玮了解到戏曲艺术作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诞生以来广为流传,不仅有我们熟知的京剧、越剧、豫剧、评剧、黄梅戏等五大戏曲剧种,各地的地方戏也多不胜数。从文学作品,民间故事,流传历史中取材,以歌舞演故事,超越时空局限,从外在的装饰美、色彩美、造型美、韵律美到内在的文学美,境界美,给观众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是中华文化精华之所在。文化需要传播和弘扬,张珈玮想:一定要把这份对传统文化的关怀与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创造机会让更多人去了解、去热爱,实在可惜可叹。

张珈玮参加校园戏剧演出活动
想要实现梦想,专业学习上自然不能马虎。张珈玮将他的学习方法总结为“把迈出的每一步当作一次调研”。他记得剧作课程的老师曾说过:“学习戏剧影视文学,需要一双能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之下,张珈玮在日常生活之中时刻留意发生在自己周围的小事,为自己的创作积累素材和灵感。要做“有温度的读书人”。张珈玮始终觉得,无论是学习冷门学科还是热门学科,都只有保持热情,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光发亮。
作为一名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张珈玮对于舞台有很深厚的感情。本科四年中,他应用专业知识,多次作为台前幕后人员参与戏剧演出活动,主持学院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十余场,在每次主持活动之前,他都会精心打磨主持稿件,力求完美无错。
“那段时间,十教底楼、文院小树林就是我的家。”戏剧舞台幕后工作者的身份使张珈玮对戏剧的理解更深刻了。一出戏,无论台前幕后,各个岗位都同气连枝,又都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只有深入其中去体验,去了解,才能真正让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因此,即使作为幕后工作者,张珈玮也总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排练话剧《乌龙山伯爵》时,张珈玮和伙伴们在文学院的阁楼排练,需要全程在场,并且要目不转睛地关注着舞台进度,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能松懈。虽然很辛苦,但张珈玮也在这些实践中学会了如何进行戏剧舞台灯光的设计、如何掌握各类舞台音乐技能和舞台演出常识。这些经验使他与戏剧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为他进行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了经验支撑,并成功考取了演出经纪人资格证。
出于对古典戏曲的传承保护的责任与热爱,张珈玮最终在众多高校的保研名额中,选择“跨保”到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专业。中山大学的 “非遗”学偏重戏剧戏曲传播与保护方面,同时,与古典文献学等学科也有交叉。
张珈玮说:“在这个文化多元,思潮开放的时代里,文化自信与自强显得更为重要,而这个专业与当下我国文化产业的保护与实践息息相关。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就是像河流和山川一样扎根在大地的东西,是我们国家和人民历史的记录,更是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方式。当你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时,就会发现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像是现代与古代穿越时空长河的碰撞和对话。历史是切切实实发生过的事情,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文化,是真实的,更是值得被记忆的,也只有通过更多青年的创新传承,让更多人认识到文化对于我们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出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才能整体提高国人的文化自信。否则传统文化美则美矣,若是无人欣赏与传承,也只令人扼腕叹息。”
张珈玮参加学校“百年风华,青春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有志者事竞成。”张珈玮希望,自己能真的实现弘扬戏剧戏曲文化的梦想。为此,他愿意不断奋进,不断突破,求真学问,立真本领,做一艘勇敢的小船,翻涌在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浪潮之中。
[通讯员:薛雯丹]
[指导教师:万阳]
[责任编辑:卫彦瑾]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data.content}
管理员
回复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data.adminReply}
[{data.modifyTime}]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回复
{data.commentUser}:
{data.content}
心怀梦想,努力奋斗。西大学子张珈玮将戏剧艺术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自己成为一抹传承传统文化的翻腾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