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心理抗疫重要成果——《高校非常规突发事件心理调适工作指南》
原创 西南交大心理中心 雷鸣2023-03-27
总结梳理高校三年来心理抗疫的工作经验和成果,结合骨干教师多年来参与重大事件的应急心理处置经验。

三年多来,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重大判断、对防控工作的重大决策、对防控策略的重大调整是完全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群众是认可的,成效是巨大的。

在这三年多的心理抗疫实践中,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挥中心在心理疏导和建设方面的独特优势,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抗疫活动,有效地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冲击以及疫情形势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及时通过慕课、自媒体、线上心理咨询、参与心理热线服务等途径,为全校师生、社会民众开展心理疏导,提供人文关怀支持。在心理抗疫实践中形成了“强信心、暖人心、筑同心、聚人心”的“四心”心理疏导体系,以此编写的微党课《让党旗在心理战疫的第一线高高飘扬》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的“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全国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展现了西南交大人在心理抗疫中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冲锋在前的事迹,同时,也获得了多项省部级课题的支撑,深入地开展心理抗疫背景下心理疏导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向四川省、教育部等部门提供心理疏导方面的政策咨询建议。

基于以上工作,中心陈华教授积极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及时总结和梳理三年多来心理抗疫的工作经验和成果,并结合中心部分骨干教师多年来参与地震、洪灾、车祸、空难、丧亲等事件的应急心理处置经验,共同编写了这部《高校非常规突发事件心理调适工作指南》专著。最后由陈华教授、雷鸣副教授统稿,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专著基于高校校园场景,以问答的形式,重点介绍了校园应急心理疏导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突发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方法以及突发事件相关心理健康促进政策的制定建议,并提供了向学生、教职员工、管理人员、家长等人群开展心理疏导的工作建议以及实用的调适方法。

这本专著的出版体现了西南交大人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努力和探索,展现了近年来中心在示范中心建设实践中发挥智库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全国高校开展心理建设工作提供了参考,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心理疏导、妥善应对提供了思路。

微信图片_20230316091819.jpg


[通讯员:陈晨]
[指导教师:陈华]
[责任编辑:杨虹]
总结梳理高校三年来心理抗疫的工作经验和成果,结合骨干教师多年来参与重大事件的应急心理处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