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中石大魏永波:心怀热爱,付诸行动,将不惧学途漫长!
原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王瑞康 刘雅雯2023-05-18
他在专业领域里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热爱,他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出色的学生工作诠释青春,并获得“李四光优秀学生奖”。

他用“海绵里的水”定义时间

他在专业领域里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热爱

他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出色的学生工作诠释青春

他是“李四光优秀学生奖”获得者

——魏永波

1.jpg

魏永波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一个坚定的”问题少年“

2.jpg

魏永波在全神贯注研究地图

在石油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魏永波成功定义到了个人坐标,从此他对专业课的兴趣便一发不可收拾,一个个知识点、一类类问题,都成为引导他思考的契机。上课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下课追着老师答疑,兴趣成为了他最好的老师,这也为他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他表示:“本科时期扎实的理论知识让我在研究生期间的工作上手很快。“

大二学年,为准备学院举办的地质模型制作大赛,魏永波和团队成员成了班主任老师办公室的常客,请教专业问题、了解前沿知识,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们广泛查阅相关书籍、调研相关文献,最终凭借一个油气充注模拟动态模型获得了比赛特等奖。回忆起这段经历,他说道:“作为大学生,要学会思考、学会提问,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一定要勇于向老师们提问,老师们渊博的知识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为提前了解科研工作、确定研究方向,他积极报名参加地学院”预见研途"导师科研团队体验活动。在活动期间,研究生师兄的耐心讲解和详细指导在他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研究生推免期间,他主动咨询学院老师请教推免的相关政策问题,最终结合老师的建议和自身的发展,慎重考虑后,他最后选择继续留在中石大完成自己的学业。

读研期间,魏永波坚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锤炼自己的专业本领,“课题组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无论是导师的指导还是同门的鼓励支持,课题组的大家对我专业知识的延伸和未来方向的确定帮助很大。”

在”挤海绵“中寻找价值

3.jpg

魏永波忙碌于学生工作的PPT

学生干部也是魏永波大学生涯中显眼的标签,他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在服务同学中蜕变成长。本着服务同学的初心和宗旨,在学校社团工作中,他组织进行六十余个社团的考核评议,在学院学生会中,他积极服务于学院建设。“在我看来,在学生工作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同学的肯定,他们的满意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魏永波坦言道。

研究生期间,他没有放弃这份热情,继续在学生工作中奉献自己、发光发热。他担任地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资源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他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参与组织学院首次研究生篮球赛,激发学生们的运动激情;他提出的党支部共建的形式极大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了党支部内部的凝聚力;学术沙龙、经验分享、专题培训......每一次活动现场总有他忙碌的身影。回忆起刚成为党支部书记时的经历,他说道,“每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党支部书记是一个神圣而光荣的职务,同样也对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用心把这件事做好,展现一名党员的风采。“

光鲜亮丽的背后总会有那些艰难前行的岁月,学生工作占据了大量学习和休息时间,面对学生工作与学习计划、科研工作相冲突时,他也曾一度困顿,不过他没有垂头丧气,而是锐意进取、迎难而上。他相信”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不断在服务与奉就中积极寻找自身的价值。

热爱可抵研路漫漫


4.jpg

魏永波在实验室忙碌

”‘不要把问题放在方法前面’,老师的这句话让我终生难忘。”魏永波回忆道,“不要把自己的框架设定死了,遇到问题应该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去逃避。”老师的教导成为他科研工作中的信条。

大四期间,魏永波便开始接触课题组的项目,四年如一日的坚持探索、脚踏实地,让他对科研工作有了自己的体会,“每天实验室、餐厅、宿舍三点一线,从早到晚待在实验室,这些已经成为常态;几分钟测一个数据、隔几天熬一个通宵,这些已经成为习惯,一开始并不是很适应,慢慢地就习惯了这种状态,并逐渐能沉心进去,深入推敲实验细节,只为下一组实验更加完美。”因为热爱,所以不觉辛苦,因为热爱,所以一以贯之。

“无论是科研还是其他工作,一定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前期一定要耐住性子夯实基础,脚踏实地慢慢积累,最终你想要的结果一定会如期而至。”耐得住性子魏永波心无旁骛,全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他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1项,在页岩气碳同位素分馏效应和页岩油富集与“甜点区”评价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发表SCI二区论文1篇、三区论文2篇、EI论文1篇。

学习、奉献、探索

他用专注如一、追求卓越的实际行动

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愿同学们学习榜样的精神

心怀热爱,付诸行动

将不惧学途漫长!



[通讯员:任宸茗]
[指导教师:陈勇]
[责任编辑:石悦]
他在专业领域里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热爱,他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出色的学生工作诠释青春,并获得“李四光优秀学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