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教师交流
“做到”→“做好”,她获得一等奖!
原创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2024-10-16
从形式与内容兼顾并重,到有所舍弃、有所侧重,“把课讲好”成为王雪枫最为重视的内容。师者,以行动而耕耘,履践致远,一往无前

讲台上,吱吱嘎嘎的粉笔声,声情并茂的讲课词,生动形象的演示动作,这些莫过于寻常的上课场景,倏地吸引了她的视线。

彼时,正在读大学的她,常常盯着讲台上的老师,视线随着老师的一举一动而移动,心里忍不住幻想着,“如果我站在那里,作为一名老师,会是什么样子?”

在座位上望着讲台,从讲台上看着学生,一朝身份的转变,她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如果我站在讲台上,会是什么样?”———“一个平凡的教育者的样子”。

她就是管理学院王雪枫老师,兰州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微信图片_20240928104715.jpg

王雪枫老师的授课风采


成为老师,许是冥冥之中的命中注定


就近上大学,随心选专业。王雪枫自嘲自己是“走一步看一步”的“行家”,把现阶段能做的事做好,未来的路就一条条试着看。读完硕士后,王雪枫一开始并没有备考博士的打算,不过决定找工作的她又处处碰壁,就业压力大,“当时感觉自己没有方向,哪一条路也都不好走”。

就在这时,实验室老师给她提供了申博的建议,王雪枫就索性试试,报名截止前一个月准备并递交所有资料,一个月后在线面试,三个月后被香港中文大学确认录取。

王雪枫谈到学术历程,笑称“经验不多,教训很多”,自己一开始就没有长远清晰的规划,常常是走到尽头又见路的状态,所以“现在许多学生和我交流,我只能把我的教训告诉他们,尽量帮他们少走弯路、少踩坑”。

谈起自己为什么会当老师,王雪枫用“潜移默化”一词来形容。本科阶段,即使自己就读的是师范类院校,王雪枫也从未产生过选择教师作为自己未来职业的念头,但巧合之下,和年龄相仿的老师们成为朋友,与他们的交流谈话之中得到了有如同辈般的经验指导,她对“老师”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行一步看一步,在之后的课堂中,鲜有走神的王雪枫,不止一次看着讲台上的老师,设想着自己在课堂上讲课、讲台上走动、教室里和学生互动。那时候,坐在板凳上的她,经常在脑海中展开“自己在台上讲课”的假想与情景模拟,不禁多次自问,“如果我站在那儿,会是什么样子”,这让她浮想联翩。

许是“从师”的缘分早已注定,之前的种子也早已结果。读书时没有用到的与师范相关的技能倒是在工作的时候用上了,教案设计、组织课堂、师生互动等,这都让王雪枫比其他直接登台讲课的老师多了一些“经验”。

由于心理学专业老师人数较少,王雪枫来兰大第一学期就被安排了三门课,新手备新课,“第一次高强度上课,内容还不熟悉”压力大到一整个假期都在备课,真的成了当初曾羡慕的“除了上课,其余时间都在备课”。

第一次上课是什么样子的?时间是2016年9月初,背着双肩包,王雪枫提前溜达到榆中校区西区。一节课上完,除了有些不适应,其他都按照预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现在回忆起来,只记得第二周上完课后嗓子哑到说不出来话。”为此,王雪枫的一个博士同学还给她发了条信息温馨提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理解她是开着玩笑关心我,让我悠着点,同时也是提醒我学习是一个主动思考和内省的过程,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启发。”

走一步看一步,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接近讲台、渴望讲台、走上讲台,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合格老师,在自由的框架中带来思考


初到兰大任教时,王雪枫承担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学双学位的课程和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管理研究方法论》两门课。心理学背景的她能够较为自如地完成心理学和研究方法相关的课程设计,但是管理学相关的内容,“尤其是企业实践部分的教学,这本就是高校老师所缺乏的,我本身又不是这个专业的,课程设计就需要更多的准备”。所幸,管理学院的备课一般都是课程团队集体进行的,“大纲是集体敲定,我们不同背景的老师去准备不同的内容”。王雪枫认为,开始的准备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整个课程团队帮助了她很多。

“利用电子设备记笔记是否存在不足?”“网上课程资源这么多,我们为什么还要坐在教室里面上课?”“传统课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有时候能理解到老师表达的意思,是真的听懂了吗?”王雪枫经常会在课堂的前一两周磨合期提出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我只是希望,在我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学生们能够有一些思考,在一整个学期的学习中来自己感受,找到可以说服自己的答案”。

“一门课开得好不好,不是靠点名把学生吸引来的”,王雪枫明确告诉过学生,她的课程基本上只会点两次名,一次是课程开始,一次是课程结束。“其实两次的点名不是来限制大家,而是暗暗地进行自我考察,我想知道这一学期,我认识到了多少名学生,记住了多少个学生的名字”。

为了自己抛出的石子能够泛起涟漪,王雪枫的课堂上有时会故意留一些bug。在《组织行为学》归因一章的学习中,课件上的图片将内因和外因标记反了。最开始发现错误的她纠结要不要直接就在课件上改正,但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她会直接告诉同学们,“这一页课件有一处错误”,让大家来找错。

课件上的这处错误,王雪枫除了额外标记“找错”二字,从来没有真正的修正。这处错误“除了想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还是想要告诉大家‘老师们说的话不一定是对的,老师们的课件可能会有错误’,大家一定要保持怀疑精神,愿意思考,敢于质疑”。

回想起这么多年的上课感受,王雪枫脑海中有许多印象深刻的片段。一开始,王雪枫提到了自己刚工作时的故事,由于是心理学双学位的课程,其中的同学都是全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很多人彼此之间都不太熟悉。为了拉近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带动上课氛围,王雪枫每周三学时的课程中都会留1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愿且随意地进行分享,有同学谈了自己所在话剧团的趣事,另一个同学分享了“学地质女生的一天”,每位分享的都很有意思,“我也觉得每周十五分钟带来的收获不见得会比上课少”。

在管理学院的专业课上,一群学生围绕“如果九九八十一难的最后一难是吃肉,那么唐僧该不该吃肉”展开了辩论,王雪枫不排斥学生们在思考后借鉴网上的资源,但也希望他们能够将课堂所学结合到拆解辩题之中。当学生们说出“最后一难是吃肉,实则是对唐僧认知灵活性的考察”时,王雪枫一惊,置于最低期待的她收获到了更好的结果,“虽然会害怕他们大量参考网上的观点打一场表演赛,但是在我提出更高要求后,发现他们能够做得更好的时候,我觉得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是十分开心与满足的”。

微信图片_20240928104725.jpg

王雪枫老师为同学们讲授专业知识


做好老师,在比赛中找寻教书的样子


“比赛时候的授课和平时讲课完全不一样,需要对节奏有很严格的把握。”小到手势站位、课程导入的时长,细到授课的例子和课程的思政点,比赛时整个教学设计的流程都要精准把控。

“控制时间是我比赛时最大的挑战”,王雪枫上课习惯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但是在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备赛过程中却需要环环相扣,这一部分多占用了时间,下一部分时间就不够了。“备赛的时间很紧,练习时间也比较少”。

初赛要提交10个幻灯片和教学设计,省赛则要提交16个幻灯片和教学设计。比赛又分为前半部分无生教学,类似于一个20分钟的课堂表演,用于展示教学过程,后半部分是教学反思,多角度来复盘前面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对于王雪枫而言,幻灯片设计是备赛的一大难题。不是课程设计或是课程内容的问题,而是王雪枫日常教学的课件近似于思维导图,所有的内容都在一个画布之上,不符合比赛要求的展示形式。

于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王雪枫需要把所有的课件全部改成比赛需要的展示形式,既要保证内容充分,又要在其中设计动画效果,保证视觉上的美观,她忙得团团转。“当时还请班上的同学帮忙,但哪怕整个端午没休息,我们三个人一天也才做出了一个幻灯片”。

“只考虑课件怎么呈现,没考虑课件与设备的兼容性”,这是王雪枫比赛时候得到的教训。这导致她在省赛进行的时候被打乱了讲课节奏,对时间把控也不到位。“如果后面有老师要参加比赛,我一定会把这个教训分享给他们”,王雪枫说道。

这次比赛尽管过程十分波折,但是收获是巨大的。王雪枫说,首先自己完全清楚了整个比赛的流程和着重考察的重点;其次在备赛时候和其他学院老师互相听课,学习到了不同学科之间可以借鉴的教学模式。“工科岩层的教学设计很巧妙,将幻灯片动画和知识点相结合;数学中基础的公式函数推导,层层深入,让自己有一种哪怕听不懂也能很享受的感觉;医学中课程思政点的发掘,完美地将课程内容和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每个学科的特点和每位老师的特色都让王雪枫在这次比赛中收获颇丰,她也找到了自己日后备课和教学中将要倾斜的重点。

“教学的内容和组织是比形式更为重要的”,王雪枫频频点头。在工作前几年,她花了很多心思在课件的设计上,也很享受打开课件那一刻学生们齐齐“哇”一声的反馈,但是在工作比较久后,她向往成为一个有能力、有内容的老师。现在的王雪枫仍然是用心准备课件,但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备课的内容上,“如何讲好课是我目前最为追求的。”

从形式与内容兼顾并重,到有所舍弃、有所侧重,“把课讲好”成为王雪枫最为重视的内容。师者,一个平凡的教育者的样子,以行动而耕耘,履践致远,一往无前。


内容来源|《兰州大学报》1107期

文字丨曹芸妍

图片丨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全康黎

校对|陈全康黎

责编|李晖

审核|张北辰 肖坤 李晖


[通讯员:王爽]
[指导教师:朱佳君]
[责任编辑:刘宇宏]
从形式与内容兼顾并重,到有所舍弃、有所侧重,“把课讲好”成为王雪枫最为重视的内容。师者,以行动而耕耘,履践致远,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