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教师交流
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建设路径探析
原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徐鑫2024-12-09
辅导员工作室形成专业性和实效性强的工作模式或成果,同时发挥领航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

一、引言

高校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中指出,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对于如何发展职业化和专业化,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和有建设性的研究。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出台了针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文件和指导性的意见。通过辅导员职称评聘、个人培养、教育培训等方面夯实辅导员队伍建设基础保障。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作为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新载体和新手段,在高校辅导员日常事物性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科研等方面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020年11月,河北省开展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项目建设。作为河北省首批建设的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的主持人,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工作室建设问题。

二、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项目内涵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骨干,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特色鲜明、立场坚定的创新品牌。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作为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平台,不仅关乎高校大学生管理导向和成长成才问题,更是将高校辅导员如何从职业化向专家化转变的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与时俱进,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建设日臻完善,特别是突出“领航”这一特色亮点,对于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建设重点突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炼立场鲜明、特色适当的“领航工作室”建设主题,制定方向一致的建设目标,既要突出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方向,又要突出“领航”这一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学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动态变化作为首要任务,高校辅导员工作平时以接触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特点因地制宜,紧抓学生日常管理,回归辅导员主业。三是整合辅导员队伍,将现有水平参差不齐的辅导员队伍进行有效的整合建设,通过辅导员培训、交流沙龙、外出学习等机会,整合辅导员力量集思广益,通过制定工作室相关制度进行要求和考核,促进辅导员“领航工作室”的能力提升。

三、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河北省首批次建设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河北省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在建设的过程中,基本覆盖了河北省最顶尖的高校和辅导员队伍,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缺乏系统性建设体系

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建设的初衷,旨在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可塑性和紧密度,通过工作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工作室梯队建设。但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水平良莠不齐,人员素质有高有低,在一定时期内,很难形成合力。另外,一般的梯队建设以老带新、高带低为主,但往往刚刚参加工作的新人辅导员,存在热情度偏高,但实践能力差等问题,同时老一辈辅导员往往事务性工作较多,且大部分在领导岗位工作繁忙,因此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体系往往存在契合度不够等问题。

(二)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缺乏完整性保障机制

任何工作有序开展离不开完整性和系统性的机制来进行保障,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的筹建,一般由学校比较有影响力的辅导员发起,其他辅导员顺势加入,往往给人一种民间团体的感觉,没有形成科学的、完整的建设模式。因此,各高校对于辅导员工作室的支持和保障大部分仅仅停留在发文阶段,或者给与一定面积的办公场地和少量的运营经费为主。缺乏对于辅导员工作室及成员系统性的考核和绩效量化,同时在科研方向、人员分工、岗位设置等方面缺少细化分工,因此对于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这一新兴事物的摸索建设任重道远。

(三)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缺乏坚定理想的管理团队

高校辅导员身份比较特殊,既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实施者,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后备领导者。往往部分辅导员在经历了一段工作后,价值观和工作方式方法等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学校换届和任免的过程中,很多优秀辅导员脱离学生工作队伍,补充到学校很多领导岗位和职能部门中去,这就间接的导致了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成员之间流动性较大,尤其是工作室主持人的更换,可能直接导致辅导员工作室的瓦解和解散,明显不利于推进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建设工作。

四、推进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建设路径

(一)提高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地位,不断完善建设体系

首先,学校学生处等部门应牵头成立相关的管理机构,从制度体系和绩效考核方面进行系统性的管理,针对于前期工作室建设的申报书和规范任务进行定时的检查,力求做到依照任务步骤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其次,在人员经费、物资设施、办公场地、科研成果等方面制定规范的管理条例和办法,力求在统一领导和组织的环境中,形成一套科学并具有管理特色的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建设体系,不断提升“领航工作室”地位。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待遇,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高校辅导员工作本身就是高校的一线管理者和教育者,各高校对于真心热爱这份工作的辅导员,在职称评聘和职级申报等方面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倾斜。同时双向打通高校辅导员的发展途径和上升通道,鼓励走上学生工作副书记等岗位的领导担任“领航工作室”主持人并坚持下去,最大程度的减少优秀辅导员的转岗和流失。同时,在连续从事辅导员工作多年且具有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意愿,具有中高级职称或科级以上职务的辅导员队伍中,发掘并建立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形成以点到面的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新模式、新方法。

(三)突出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作用,丰富完善学生工作

发挥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的示范领航和辐射带动的作用,整体提升高校专职辅导员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和水平,不断完善高校学生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在学校乃至省市自治区范围内,树立和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辅导员名师。在平时,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成员提供足够的科研实践平台,结合学校教师培训、顶岗实习、干部下沉、外出交流等机会,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和专家化的同时,鼓励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成员互相取长补短,拧成一股绳,丰富和完善现有高校的学生工作体系。

五、结语

高校辅导员“领航工作室”是河北省在推进大、中、小学德育共同体建设之后的又一次高校德育工作新尝试和新突破。虽然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诸如体系建设、队伍管理、场地经费等方面的问题,但随着各高校和工作室各辅导员的共同努力,在学校层面,逐渐尝试提升工作室待遇和地位,同时发挥“领航”作用,逐步解决工作中德育、科研、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社会层面,充分发挥工作室的辐射作用,从而形成骨干群体效应,实现优质资源的“领航”共享。

六、参考文献

[1]魏秋江,王淼.“辅导员工作室”模式下的高校心理育人工作[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06):36-38

[2]陈晓晶.专业化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培育与优化的四重维度[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04):86-89

[3] 王静芳,朱晓君.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与思考[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35(04):80-85

来源: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通讯员:徐鑫]
[指导教师:姜会]
[责任编辑:祁昊宇]
辅导员工作室形成专业性和实效性强的工作模式或成果,同时发挥领航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