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谷雨润韶华,青春绽芳菲
原创 安徽师范大学 吴志秀2025-04-17
谷雨节气悄然降临在安徽师范大学,校园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学子们的朝气蓬勃如同即将到来的盛夏,在谷雨节气中燃烧生命的激情。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最主要的特点是春雨绵绵,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节气期间降水量有所增加,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绝佳时机。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说的是谷雨后降水量增加,浮萍开始生长,布谷鸟提醒人们播种,桑树上能够看到布谷鸟。

       历代关于谷雨节气的古诗词也有很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谷雨"萍始生,鸣鸠拂其羽",这种物候特征在唐诗中具象为元稹的"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宋代陆游"谷雨初晴缘涨沟,落花流水共浮浮"勾勒出江南暮春画卷,其《老学庵笔记》更记载民间"谷雨茶会"习俗;明代唐寅《牡丹图》题诗"谷雨花枝号鼠姑,细拈彤管画成图",将节气物候与文人雅趣相融合;清代曹寅《楝亭诗钞》中"乍添水槛来新雨,无数秧船闹野塘",则生动记录江淮地区谷雨插秧的农忙景象。由此可见,谷雨节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0250417_115710.jpeg

葳蕤绿叶间抖落的阳光(安徽师范大学 吴志秀 提供)

       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承载着农耕文明的重要印记,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在江南茶乡,有"清明见芽,谷雨见茶"之说,茶农会在谷雨当天清晨采摘新茶,制成清香馥郁的谷雨茶;沿海渔民则盛行"祭海"仪式;山东荣成的渔民会抬着整猪整羊、香烛纸马到龙王庙祭祀;河南洛阳、山东菏泽等地举办牡丹花会,文人墨客效仿古人在花瓣上题诗作画;江浙地区家家户户会做香椿炒蛋、香椿拌豆腐等时令菜肴。这些丰富多彩的习俗,既蕴含着顺应天时的古老智慧,也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地域特色,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谷雨新至,安徽师大校园浸润于萌动的春息之中。春霖浸润后的香樟舒展新绿,玉兰枝头攒聚着待绽的花苞,青石板径蜿蜒处,学子们怀抱典籍疾步穿行。他们的身影掠过桃花的绯云,惊起数瓣纷扬的落英,恰似青春的热烈与暮春的温婉在此间邂逅,编织出万物竞发的生命诗行。

20250417_115929.jpeg

傍晚时花津湖畔的敬文图书馆(安徽师范大学 吴志秀 提供)

       桃瓣纷扬处惊起数羽白鸟,翅影掠过爬满青苔的角楼飞檐。花津湖畔的杨柳蘸着池水书写涟漪,搅碎一池浮光,将婆娑树影揉成细碎的金箔。暮色渐染的图书馆穹顶下,晚风携着油墨香穿行于书架,指尖摩挲书页的轻响与键盘敲击声,在春夜湿润的空气中交织成蓬勃的韵律。

        谷雨时节,烟柳垂绦的师大校园里,执卷而行的学子们正以青春作笔,在时光宣纸上勾勒出葳蕤韶华。暮春的细雨浸润着求知者的衣袂,他们眸中倒映着盛夏将至的星芒,步履轻盈地奔向那即将在生命原野上盛放的烂漫花期。


[通讯员:朱琳]
[指导教师:阮熹晟]
[责任编辑:安徽师范大学校园网络通讯站]
谷雨节气悄然降临在安徽师范大学,校园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学子们的朝气蓬勃如同即将到来的盛夏,在谷雨节气中燃烧生命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