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最佳创业项目!用仿生科技造福渔业渔民!
原创 东北大学 白一含 迟美琪 李放 肖伊泽 刘湘君2025-03-28
立时代潮头,以创新为翼,冲破思维桎梏,探寻无限可能,让青春在突破中绽放光彩!

徜徉在水下的智能,演奏出机械的律动,为农业现代化进程助力。东北大学渔翁得利团队实地调研3096公里,考察13家渔场,与32户养殖户交流,开发出水下仿生机器人,为智慧渔业新模式赋能,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上荣获“最佳创业项目”奖(全国12项)

团队合影


鱼翔浅底 团队之力让“仿生之舞”大放异彩

“到夏天,池塘水温升高,溶氧减少,鱼类很容易死亡。”渔翁得利团队负责人储逸尘说道。为解决渔场水质问题严重、鱼群病害频发等问题,渔翁得利团队研发出海龟、乌贼、海马、青蛙等形态的仿生机器人,智能、实时监测水质与病鱼,实现药物投放、池塘清理、病害检测一体化与系统化。

“传统的人力检测方法耗费精力巨大,而固定式的监测系统成本较高,检测区域非常有限,遇到极端自然条件如狂风、暴雨、洪涝等,极有可能失效。”储逸尘说道,“欠驱动的水翼旋转机构和直接驱动的水翼挥动机构相结合,控制了制造成本,而减少机器关节这一步骤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另外,渔场实测显示,10亩渔场,我们的仿生水下机器人仅需1次充电就能够高效巡视3天,性价比非常高。”

团队实测现场

项目启动之初,团队遭遇诸多困难。那天凌晨五点,蚊虫肆意飞舞,储逸尘坐在宿舍楼门前。大二的他课业繁忙,却依旧每天工作至凌晨四点。离比赛还有两天的时候,他为提交报告返回寝室,却发现宿舍楼大门紧闭。储逸尘既不想在深夜惊扰宿管,又不敢回到实验室睡觉,担心自己错过当天的早八课程,于是,他在宿舍楼门口一直坐到大门打开,匆匆上楼拿完东西,便火速奔向机械楼,利用仅有的两三个小时继续完成机器调试。

“每一张工图图纸的重量大概只有几十克,但我在大学一年级期间手绘的所有图纸加起来,一共重达4公斤。这对我来说,不仅是对自己努力的一种肯定,也让我更加坚信,天赋并不能替代努力,要取得真正的成就,还需要不断地尝试、实践,并结合自己在该领域的独特理解和领先优势,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储逸尘说道。

年会合影

除了自身的不懈努力,项目的成功离不开马明旭老师、冯国奇老师的指导。“你们尽管做,资金我垫付。”这是马明旭常常对团队成员说的话。为了不让学生被经费所困,马老师常常为他们垫付购买实验材料所需的资金。“放手去干”是马老师经常鼓励团队的“名言”。老师愿意放手让团队去尝试,给予了团队充分的自由度。这种包容的精神也被延续至储逸尘后来创建的仿生智能实验室,成为实验室良好氛围的重要组成因素。

“刚接管实验室时,实验室内杂乱无章,团队能力有待提升。”储逸尘说道。面对这样的环境,团队从零开始,积极构建有序的工作环境。有的成员对软件使用不熟练,其他队员就鼓励指导;有的成员对实验室研究领域兴趣有限,大家就积极引导。与此同时,实验室也注重技能传承,让身经百战的老成员将基础知识和实战技能传授给学弟学妹们,帮助他们迅速适应团队氛围和工作模式,从而帮助新成员有条不紊地走向成功。

团队合影


长风破浪 粼动科技为“长远宏图”插上翅膀

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室的成绩一次次创下新高,从2021年获得10个国家级奖项,到2022年获得28个,再到2023年获得83个。一路走来,团队积累了无数宝贵的竞赛经验,使得实验室项目不断推进,保持着飞快的速度前行。

2023年,团队负责人储逸尘本科毕业。这意味着他即将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留校继续带领团队还是选择其他高校。

直至今日,每当储逸尘回想起那天,场景中的一切都历历在目。清晨,他和一位团队成员漫步东北大学校园。二人静静地走着,向来寡言的队友打破了沉默。“如果你愿意留在东大,那我也愿意。”听到这话,储逸尘心头忽然一颤,因为他清楚这位成员家里的贫困情况,更明白他一直的想法是回到家乡,帮助家里分担。思考良久,他没有说话,只是回以一个坚定的眼神,表示支持和肯定。在这次令人触动的经历之后,储逸尘决定留在东北大学,而未来更加耀眼的成绩也证明着,他的选择没有错。“我和团队奋斗了这么久才取得了如今的成果,我不想让这一切成为昙花一现。”他在回忆时说道。

团队合影

2023年下半年的一次契机,让粼动仿生科技公司破土而出。那时,储逸尘团队在“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中获得了20万元的奖金。储逸尘未忘初心,他说,“我们可以一直吃老本,不断重复着一张不完美的答卷,停滞不前。我们也可以选择把这张答卷完善到100分,真正递交给社会,让答案为社会产生贡献。” 

11月,粼动仿生科技公司在东北大学科技产业园成立。怀着延续竞赛成果、不断完善、打造完美产品的目标,团队坚定地走在步步迭代的道路上:“海龟”拥有了水陆跨界式导航,从陆地到水中,实现环游过后自动上岸充电的全新功能;仿生机器人被集体送往大连、葫芦岛统一应用测试,针对具体场景研发与改进,使得产品水平更上一层楼。这期间,公司还通过网络途径得到了奇绩创坛的认可与投资,真正开始将仿生机器人投入生产、市场销售。


颁奖仪式现场

提到目前仿生机器人项目的发展路线,储逸尘说:“一方面,我们瞄准了中小学教育市场,这是确保公司稳定运营的关键;另一方面,我们的科研团队也在积极探索与渔业相关的开发领域。”

在教育领域的结合上,储逸尘团队从生物体结构出发,简化了仿生机器人的设计,并与乐高积木进行适配,旨在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生物结构与运动方式,让他们在体验组装机器人的同时感受科学的魅力。此外,控制舱和软件平台的搭建,也让孩子们得以在控制水下机器人的过程中学习编写程序,寓教于乐。

而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一直是项目的基础。团队采用仿生机器人水面与水底巡航监测的方法,检测各个区域的溶氧含量,通过打氧设施和降氧药物投放,实现对鱼塘中氧含量的精准调控,保持生态平衡。

中小学生体验组装机器人项目

“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人需要跑得多么快,跳得多么高,一下子可以取得多么大的成就。我喜欢的是,每走一步,都回头看看,将过去总结成经验,再和团队里这些朋友们一起把下一步踏踏实实迈出去。”储逸尘说道。靠着这种信念,团队到现在为止已经成功孵化了3家学生企业。而且在小米生态链谷仓集团的投资下,团队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在小米之家进行售卖。从更长远的目光讲,他们想要真正把公司做强做大,形成一个集群,全方位地为市场创造产品,为社会做出贡献。

颁奖现场

立时代潮头 以创新为翼

冲破思维桎梏 探寻无限可能

让青春在突破中绽放光彩

担家国重任 凭探索作帆

驾驭时代风云 开拓全新天地

使梦想于奋进中铸就辉煌

挥洒青春汗水 凝聚团队力量

勇攀科研高峰 点亮智慧灯塔







图源 | 东北大学

文字 | 李放 肖尹泽 霍楚格

编辑 | 刘湘君

责编 | 赵春时 白一含 迟美琪

[通讯员:肖美男 尚嘉怡 ]
[指导教师:赵春时 ]
[责任编辑:东北大学]
立时代潮头,以创新为翼,冲破思维桎梏,探寻无限可能,让青春在突破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