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东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再+25!
东北石油大学 朱雪晴 余文静 冯硕2023-11-07
字号:AAA
东油25门课程入选黑龙江省第三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及课程风采展示。


近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公布第三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东北石油大学25门课程入选,其中线下一流课程9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2门,虚拟仿真教学一流课程3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截至目前,我校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5门,实现了课程类别全覆盖、学科门类全覆盖。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汇总表)

近年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结合新工科、新文科等建设要求,实施了创新型“教学团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五位一体的一流课程建设计划,打造了一批“三级五类”一流本科课程,“金课”建设成效逐步显现,持续推进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度创新融合。下一步,我校将进一步加强“金课”建设、管理与应用共享力度,大力推动教师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有力支撑本科教学内涵式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课程成果展示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01

《油气储运创新创业协同训练》

(教师:张璐莹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聚焦油气储运工程科技前沿和行业亟需,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一线开展实践研究。课程凝练形成“认识+研究+创新+服务”四步式教学模式,以“专创融合、思政融合、产教融合”为理念,构建了含地面集输、长距离管输、城镇燃气、储运销售等在内的油气储运工程全链条专业课堂教学模块,共建了以大庆石油科技馆为代表的科技前沿实践基地、以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公司为代表的校企共建实践基地以及以东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代表的创业孵化实践基地三大实践教学模块,实现了课程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重教学目标的达成。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01

《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教师:关淑霞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是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设立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经过60多年的薪火相传,已经完成了数次教学改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与OBE理念有机融合,三层设计实现 “牵引-核心-突破”式的教学改革举措,本着多视角全方位育人的原则,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铁人精神铸魂,思政融入,培养学生使命担当。教学团队始终秉承优良传统,锐意进取,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同时,逐步锻造成一支“融生态于化学、以科研促教学”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02

《工程材料》

(教师:毕凤琴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以高端石油石化装备智能制造需求为导向,课程教学目标贴合专业定位和行业实际,构建“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实践知识—复杂工程问题”无缝衔接和层层递进的知识体系结构;以学生为中心,搭建MOOC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强化价值引领,创新“两双一混合”的全过程“链条式”课程思政,辅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方位考核,旨在培养高端油气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链急需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03

《光电子技术基础》

(教师:高宇飞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主要研究光与物质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及其能量相互转换的相关技术,以光源激光化、传输波导化、手段电子化、处理光学化为特征。

本课程涵盖了光(激光)的产生、传输、控制、探测等方面,成为光电信息技术最为活跃的高新技术发展方向之一。 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通用性强,兼顾完整性与新颖性,力图结构合理、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注重实用。教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自测、总结回顾等环节更利于知识巩固与增强。

04

《化工原理》

(教师:张梅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是我校面向石油石化、自动化类专业开设的必修课、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为大学三年级学生。课程涵盖蒸馏、吸收、蒸馏和吸收塔设备、液-液萃取、干燥工艺与设备等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关注过程考核,充分体现石油化工院校特色。课程于1993年获评校级优质课,2004年获评省级精品课程,2006年入选首批省级网络共享课程,2022年获评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

05

《化学反应工程》

(教师:柳艳修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以工业规模的化学反应为研究对象,以化学反应器原理为主要线索,研究反应过程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引入多形态优秀教学资源、阶次化重构教学内容,结合工程案例、思政案例、学科前沿、模拟计算、虚拟仿真等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能力。目标是为石油化工行业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06

《精细有机合成》

(教师:牛瑞霞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是面向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专业核心课,于2021年获评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建成慕课并在“智慧树”平台上线,2022年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教学团队,2023年获评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课程教学紧紧围绕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系列精细有机化学品展开,系统介绍13类单元反应的反应原理、合成工艺、影响因素和工业应用。课程构建了“单平台三环节六步骤”混合式专思融合教学模式,将学生线上个性化自主学与教师课堂组织深入学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迁移应用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和提升。

07

《离散数学》

(教师:薛继伟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强、比较抽象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以描述离散结构所必需的理论和方法为核心内容,介绍数理逻辑、集合论、图论、代数系统等,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撑。课程采用“五好引领+三维驱动+八位一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内容系统、科学、完善、循序渐进,课程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建立起师生互动协作、线上线下无缝融合的教学体系,全面提升了教学效果。

08

《普通化学》

(教师:艾立玲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作为化学学科的导论,是我校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工科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线下80学时(理论64+实验),线上自学28学时。自建校之初,历经60多年薪火相传,该课程分别建成了校级重点建设课程、“课程思政”重点建设课程;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期间,课程负责人艾立玲获得了东北石油大学第三届课堂教学能手大赛特等奖及教学质量优秀奖等;第六届黑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二等奖。

09

《人工智能导论》

(教师:刘志刚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2004年率先为研究生开设,2018年为本科生开设,先后获批学校的2019年重点建设课、2020年创新创业教育重点课、2022年思政重点建设课,2023年再次获批黑龙江省一流课程。课程团队建设的慕课两次荣获智慧树本科高校精品课程。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够了解国际研究热点,系统掌握智能理论的基础原理及技术,实现对复杂问题的建模与分析,通过智能伦理点燃学生思想的火把。

10

《通风空调工程》

(教师:王忠华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专业主干课程,为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人才需求,本课程采用以交叉学科大师资、教学资源大平台、多维思政大课堂为支撑,结合全过程覆盖的多样化课程考核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的多元融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OBE理念聚焦课程目标,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形成工程设计思维范式,以项目式教学为导向,全面保证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效果。

11

《物理化学(上)》

(教师:张微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是化学化工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结合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以社会需求及专业发展为导向,与实际生产生活、自然现象紧密结合,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通过线上线下丰富的教学活动设计,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且能够具备科学创新意识和全球视野,领悟并具备大庆精神,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时代新人。

12

《现代工程图学》

3945fcb6bef144b0efb889ba3a82ac4.png

(教师:王妍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依托自建线上、线下和实践教学资源,遵循数字化引领与紧跟时代指导思想,按照认知过程维度,重构教学目标和策略,构建了大庆精神图学育人体系,全程深度融入“设计与创新”理念。建设的“3346—三贯通三融合四层实践六维度评价”教学模式,强化工程意识、标准化意识培养,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更有效支撑了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成效显著,综合性和高阶性强,获得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



线下一流课程

01

《创业基础》

(教师:宋要武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结合时代背景,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最新政策、企业创新创业成果息和消费者升级转型需求信息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同学们面向实际把握机会,实现人生规划、职业规划与学业规划有机结合。课程突出区域特色,将国家支持东北振兴的方针政策以及黑龙江省“十四五”规划、重点产业规划等内容引入课内外讨论环节,引导同学们关注所在区域的发展新机遇,勇于担当东北振兴的光荣使命。同时,教学团队整合校内外资源,坚持学生为主,打造学习共同体。

02

《大学物理》

(教师:李贤丽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是面向理工科专业学生开设的重要公共基础课,教学团队拥有22人,是一支师德好、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积极进取的优秀团队。团队创建了面向专业需求的分层次模块化教学体系,形成了“教为引导、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示踪式过程考核评价体系。近5年,完成省级教改项目6项,正式出版教材1部,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

03

《地球科学概论》

(教师:张云峰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是地质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入门课,具有启蒙性质,是一门理论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以地球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讲授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地球的基本知识,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本课程在尊重差异化教学的基础上,基于教学的构成要素,不断深挖思政元素,丰富教学资源,开展智慧课程建设,完善地质实践条件,具体实施了课前理论学习,课中交互式的案例讨论,课后实践训练“三位一体”三全育人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评价中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切实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

04

《复杂流体力学》

(教师:国丽萍 图片由本人提供)

2001年在我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开办之初,设置了非牛顿流体力学和多相流体力学2门课程;鉴于教学改革需要,2013年两门课程合并更名为复杂流体力学,面向本科生大三年级开设。《复杂流体力学》课程讲授油气储运行业工程中涉及复杂流体流动的相关理论,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应用流体力学理论解决油气储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突出行业特点,深度适应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毕业能力需求,坚持大庆精神育人,形成鲜明油气储运工程思政特色。

05

《海洋油气田开发工程》

(教师:杨二龙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是面向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共计48学时,3学分。课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按照大工程教育的思想,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设计。多年来,课程组坚持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建设思路,充分利用科研实践工作积累的油气田开发理论和实践经验,定位海上油气田开发技术特点,创新提出“五重导向”为引领的“思政”凝练指导方案,建成了一门知识与能力培养同步、价值养成贯穿始终的特色专业理论课程。

06

《市场营销学》

(教师:杨东红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是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必修课,是探究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门学问。课程遵循“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建设标准,进行了课程体系重构和内容重构;提出了“精准培养”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一依据三契合四融入五结合”课程思政体系;践行了多维时空三维目标的立体化生态闭环教学模式;构建了三层次立体化教学资源;课程考核注重价值引领 ,“立足全过程,促进全发展”,实现了有效教学。

07

《数学物理方法》

(教师:杨韵桐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是建立和研究物理现象的数学模型的理论,旨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提供物理和工程各领域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是链接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桥梁。自2003年建课以来,先后被评为校重点建设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黑龙江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荣获黑龙江省第三届创新教学大赛一等奖。本课程建设理念以东北石油大学办学特色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为依托,以双师型教师团队为根基,发挥课程优势引领学生构建科学思维、工程理念、核心素养、从而实现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08

《水污染控制工程》

(教师:荆国林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是环境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基于OBE理念重构课程结构,开展翻转课堂实践,建设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成《环保创新创业实践》慕课资源,通过专创融合提升学生水处理技术创新能力。课程教学采用创新/实践训练与思想价值引领协同培养,课程教学与行业需求/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课堂内外/线上线下贯通教学,构建了“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工程型人才培养新范式。基于我校“石油石化背景”,在课程教学中突出石油石化污染防治特色,围绕原油开采炼制过程中水污染控制关键因素,将化工原理、石油天然气污染控制基本理论贯穿整个水污染控制教学过程,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着力解决石油化工废水处理的复杂工程问题。北京工业大学彭永臻院士认为教学理念先进,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原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周琪教授认为,课程以“过程理论”贯穿教学过程,具有鲜明的石油环保特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09

《油气地球化学》

(教师:柳波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是我校国家一流专业“资源勘查工程”的核心专业课程,基于我校建设 “高水平百年大学”的办学目标,遵循 OBE 理念,培养学生掌握油气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了解油气地球化学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课程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培养学生“中国梦,石油行”的责任感、使命感、 荣誉感。通过开展“多元化”教学,课程思政建设逐步融入教学中,已建成为黑龙江省一流课程、校级课程思政重点建设课程、院级精品课程。



虚拟仿真教学一流课程

01

《电工电子3D实境虚拟仿真实验》

(教师:姜春雷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以培养具有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学生中心、问题导向、学科融合、创新实践”的实验教学理念,借助3D实境虚拟仿真实验再现线下电工电子实验场景,坚持“能实不虚、虚实结合”和“以虚辅实”的原则,构建高度仿真的线下实验装置场景及内容,开展“沉浸式”交互体验教学;填补了原有实验教学的空白,拓展更多高阶性实验,提高原有线下实验的效率和效果;降低了分立元器件构建实验方案的耗材消耗和损坏仪器设备的概率,减小了高电压操作危险性;评估教学效果,便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展多种上课方式,支持资源共享。

02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检验虚拟仿真项目》

(教师:张志秋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通过虚拟手段模拟真实操作场景将油田特色化内容引入课堂,将生产实际同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通过三维虚拟实验,全方位高度沉浸感实验室场景设计,体验身临其境的操作环境及人机交互环节,反复练习操作,强化知识运用,规避安全风险。虚拟仿真实验App可安装于电脑和移动端,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体验,打破传统教学对教学资源和“时、空”的限制。

03

《柱形承压容器高压爆破虚拟仿真实验》

(教师:丁宇奇 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课程秉持“思政育人”“专业知识”“实践案例”全方位培育理念,以承压容器极限承载力的探究为主线,聚焦大型石化装备安全运行问题。课程以石油石化装备中塔、罐、换热器等柱形容器为切入点,对此类容器在异常超压下导致的破坏行为进行模拟仿真,完整再现了压力容器在高压环境下产生破口甚至爆炸等问题。提升了学习者对承压容器高压爆破的认知,解决了现实中掌握压力容器爆破现象的瓶颈。


[通讯员:冯硕]
[指导教师:王超颖]
[责任编辑:杨虹]
东油25门课程入选黑龙江省第三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及课程风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