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五育并举”育人理念,精心策划并开展“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学校通过德育铸魂、心理健康护航、能力本领提升、社会实践赋能、劳动教育塑格、文化传承创新等六大维度,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新学期开好局、起好步注入强劲动力。

学校主楼 (融媒体中心 刘鑫宇摄)
一、德育铸魂:红色基因浸润青春理想
学校以红色教育为引领,厚植家国情怀。计算机应用工程系举办“90载红色传承”主题征文比赛,以遵义会议精神激励学生树立积极人生态度;数字传媒系开展“红色+德育”融合主题团课,通过数字技术修复的传统戏曲片段展播,引导学生感悟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互联网商务系通过班会讲述黄旭华院士、DeepSeek团队等奋斗故事,激发学生立报国强国之志。网络工程系特别聚焦“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主题,通过热点话题研讨、主题班会等形式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
二、心理健康护航:全员育“心”守护成长
学校构建“全员育心”心理健康防护体系,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开学初,全校开展心理健康状况排查,通过“学校—系部—班级—宿舍”四级联动机制,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心理树洞服务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技巧;数字传媒系创新“1+1+N”朋辈互助模式,选拔心理委员与志愿者组建互助小组,为学生提供常态化心理支持。网络工程系举办“情绪管理”专题讲座,组织班级开展人际关系协调讨论会,辅导员深入宿舍谈心谈话,对休复学学生实施“一人一策”关怀,线上线下双渠道化解开学焦虑。
三、能力本领提升:专业赋能助力职业发展
学校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助力学生技能进阶。计算机应用工程系举办“高效办公,技巧赋能”办公软件实操培训,通过案例演示提升学生实操能力;数字传媒系构建“课堂讲授+工作坊实操+行业顶岗”递进式培养体系,引入数字广告制作、短视频策划等前沿案例,并邀请行业专家开设讲座,拓宽学生视野;互联网商务系组织“专业赋能,假期成长”系列活动,开展直播助农、电商运营等实践项目,推动学生学以致用。网络工程系校企双师为“坤灵班”学生定制专业发展诊断报告,开展创新思维训练营、演讲表达工作坊,以“理论授课+课堂实践”提升学习效率。
四、社会实践赋能:躬身实践锤炼青年担当
学校将思政课堂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服务社会、锤炼本领。寒假期间,学校开展“青春跃动·赋能假期”主题实践,覆盖“山河情·青春志”“文化韵·促成长”“实践风·奉献歌”三大板块。数字传媒系学子深入社区普及数字素养,帮助老年人掌握智能手机使用技巧;计算机应用工程系学生参与雄县残疾人联合会政务实践,以专业服务赢得赞誉;互联网商务系通过“惠农直播间”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公益与专业双提升。开学后,各系通过成果展、经验分享会等形式,激励学生延续实践精神,争做时代先锋。
五、劳动教育塑格:专业场景深化劳动价值
学校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打破“劳动=体力活”的刻板印象。数字传媒系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数字媒体设备维护及影视基地劳动,在实践中感悟“劳动赋能专业”的辩证关系;计算机应用工程系开展“崇劳尚美,躬身于行”活动,通过家庭卫生清扫、绿植养护等任务强化劳动意识;网络工程系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管理,通过案例讲述和视频短片观看等方式加强安全教育。各系联合举办“开学‘净’寝室”活动,学生在协作中培养责任意识,以劳动实践涵养奋斗品格。
六、文化传承创新:数字技术活化传统经典
学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激发文化自信。数字传媒系开展“剪纸迎春”“传统戏曲数字特效设计”等主题团课,以数字技术赋予非遗项目新活力;计算机应用工程系举办“镜鉴山河岁月”摄影大赛,引导学生用镜头记录家乡风貌。全校开展“年味故事”短视频征集活动,150余件作品展现传统节日魅力,实现文化传承与专业创新的双向赋能。
新学期,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将以“开学第一课”为起点,持续深化“三全育人”格局,聚焦学生全面发展,用情用心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