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北疆,那片广袤而壮丽的土地上,正发生着无数动人的故事。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来自呼伦贝尔学院,或是朝气蓬勃的在校生,或是已奔赴社会的毕业生,带着知识与梦想,毅然投身到助力北疆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他们以青春作笔,以汗水为墨,在北疆的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无论是在艰苦的基层岗位默默耕耘,还是运用专业知识推动乡村振兴,他们的每一份努力,都如同一颗颗闪耀的星辰,照亮了北疆前行的道路。本专栏将聚焦呼院学子的事迹,让我们一同领略他们的风采,感受“强国有我”的青春力量,见证“兴边栋梁”的使命担当。
用爱守护边疆教育
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她扎根边疆
与边疆的孩子们共同成长
她以心浇灌,以爱播撒
努力克服重重困难
将知识与关爱的力量
融入到边疆教学中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续写着她的青春故事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9届毕业生
现任职于:
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第一小学
2015 年,赖文璐在呼伦贝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留下了求知的足迹。大学阶段,她一头扎进专业理论知识的浩瀚海洋,勤奋汲取养分,将每一门课程的精髓吃透,搭建起稳固且深厚的专业知识架构。与此同时,她深知实践出真知,积极踊跃地参与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在一次次实战中打磨自己,综合能力得以全方位提升。
在学生党支部中,她担任组织委员这一重要职务。从严谨细致的党员发展工作,到精心策划别开生面的组织生活,每一项任务她都全力以赴。这段经历宛如一座熔炉,熊熊烈火般锻造着她的组织协调能力,也让责任感深深扎根于她的内心深处,成为她行事的重要准则。
赖老师在学生党支部照片(素材来源:本人提供)
毕业后,她怀揣着满心期待,毅然投身于人生的下一个重要阶段,依照既定规划,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务员备考之中。然而,现实的残酷远超想象,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态势可谓白热化。历经数次考试,尽管她全力以赴,却依旧遗憾地与理想岗位失之交臂。
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一直在激励她,并未因这接连的挫折而气馁。在持续学习、提升自我的同时,她积极主动地与大学时期的老师和同学们频繁联络,不放过任何可能,努力探寻新的就业方向。
一次机缘巧合,在老师和同学的热情鼓励下,她抱着 “权当积累经验,为未来发展添砖加瓦” 的想法,怀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了教师招考。她暗自思忖:“试一试又何妨?即便未能成功,也能借此积累宝贵经验,为后续前行注入更多动力。”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正是这看似不经意的一次尝试,彻底扭转了她的人生轨迹。成功通过考试后,她顺利踏入教师行业,就此开启了教书育人的全新篇章,在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教育领域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2021年3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炽热梦想,她远离故乡,奔赴边疆土地,入职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第一小学,彻底告别了懵懂的大学生阶段,自此开启了意义非凡的班主任生涯。在谈到对母校的感受时她说道:“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在边疆教育中度过了四个充实且难忘的春秋,每每回想起在校学习时光,我都无比感激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与鼓励!”
初到学校,迎接她的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个接一个的困难和挑战,语言不通成了横亘在她与学生之间的巨大障碍。当学生们用当地语言与她交流时,她只能在一旁不知所措地看着。课堂提问时,同学们积极回答,可那一连串的方言却让她摸不着头脑。正当她极其受挫时,班里一个小男生主动站出来,用稚嫩却认真的普通话为她翻译。这小小的举动,让她感受到了学生们的善意与温暖,也更加坚定了克服语言障碍去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决心。
赖老师与学生们的合影(素材来源:本人提供)
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她渐渐开始接手了班主任对接学生家长的工作,然而对于她这样的青年教师而言,比语言障碍更难攻克的就是如何获得家长们的信任。由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缺乏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家长们对这位年轻的班主任充满了担忧与质疑,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得不到悉心的教导和关怀。面对家长们的不信任,她的内心也曾充满失落,但她深知,唯有行动才能改变这些刻板印象。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双重挑战,才让她不断努力充实提高自己。
为了攻克语言难关,赖文璐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课堂之上,她尽可能地使用方言提问、讲解知识;课余时分,她和学生们虚心学习方言,从日常的寒暄问候,到专业的课堂用语,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每次备课,她都会预先演练课堂上要用的方言;一旦碰上难以用方言表述的教学用语,她便积极地向本地的老师们请教。
赖文璐主动深入学习当地的文化习俗,努力适应别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平日里,她热情地与当地居民交流互动,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日常方言用语的契机,全身心地融入当地的生活习惯之中。无数个日夜悄然流逝,在持续的努力下,她终于能够熟练运用当地语言交流,也完美契合了当地的生活节奏。渐渐地,她能够用方言与学生们顺畅沟通,这不仅极大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更让她得以深入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这样,赖文璐逐步蜕变,成长为一名真正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学生们“参加红领巾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活动
(素材来源:本人提供)
除了肩负好班主任的职责,赖文璐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上同样倾尽心力。每一次备课,她都精雕细琢,持续探索创新教学手段,一心只为让每一堂课都生动活泼且成效显著。
学校举办运动会时,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她总是亲力亲为,带领学生展开训练。在她的悉心指导下,班级连续多年在运动会上勇夺团体第一名的佳绩。
不仅如此,赖文璐深知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始终与学生家长保持着积极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们在学校的优异表现,还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家校之间的紧密联系。
正是凭借这般卓越的领导才能与积极的带动作用,她逐渐赢得了学生的敬爱与家长的认可。因表现出色,她荣获旗级优秀班主任称号。这是她教师生涯中收获的首个荣誉,意义重大。
在精心施教的过程中,赖文璐始终积极思索如何为学生拓展成长空间,为此策划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特色活动,为学生搭建起一个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全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活动期间,赖文璐完全融入孩子们之中,和他们一同欢笑、一同探索,师生之间既是传道授业的关系,又似亲密无间的挚友。孩子们在活动里尽情绽放光彩,逐渐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随着时光流转,家长们清晰地看到了孩子身上令人欣喜的成长与进步,真切体会到赖老师为学生付出的心血与担当。从起初的心存疑虑,到如今,家长们纷纷对赖老师给予坚定的支持与由衷的肯定,家校之间也由此建立起了深厚的信任与紧密的合作。
赖老师与孩子们的合影(素材来源:本人提供)
在这四年的教育岁月中,温暖的瞬间如同璀璨星辰,镶嵌在赖文璐的记忆长河里,熠熠生辉,难以忘怀。
一个寒冬时节,感冒的侵袭让她身体抱恙,声音沙哑得近乎喑哑,每说一个字都极为艰难。课堂上,敏锐的学生们迅速察觉到了老师的异样,原本活泼好动的他们,瞬间变得乖巧懂事,眼神中满是关切。课间休息时,几个学生像一群可爱的小精灵,蹑手蹑脚地围到她身旁,稚嫩的小手轻轻为她按摩肩颈,还小声叮嘱道:“老师,您赶紧吃点药,好好歇一歇,我们保证乖乖听话。” 刹那间,一股暖流直抵她的心底,身体的疲惫在这一刻如同轻烟般消散得无影无踪。
而在所有温暖瞬间里,有一幕格外深刻。在一个教师节,学生们为了给她一个惊喜,瞒着她秘密筹备了一场温馨的感恩派对。当她推开教室门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她瞬间红了眼眶:五彩斑斓的气球将教室装点得如梦如幻,一张张写满祝福的卡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还有那孩子们纯真无邪、洋溢着灿烂笑容的脸庞。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走上前来,紧紧拥抱着她,一句句简单却饱含深情的 “老师,谢谢您” 脱口而出。这些质朴的话语,让赖文璐真切地体悟到了身为一名教师的幸福真谛与非凡价值,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在教育道路上继续前行的信念 。
呼院人
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
在祖国北疆这片广阔天地中
踏出了一串串坚实的奋进足迹
他们的故事
是青春与奉献交织的壮丽篇章
生动诠释了
“强国有我” 的铿锵誓言
让我们即刻出发
向着北疆的繁荣
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