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丨今年元宵夜,月与灯依旧
原创 河南农业大学 陶云龙2022-02-16
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 向电话那头的亲人、挚爱道声平安

元宵节丨今年元宵夜,月与灯依旧2022-02-15 19


图片

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

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

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

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



图片


图片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节日何处来?

图片


图片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 据一般的资料 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州盛日,家门多暇,风俗哪几许?

图片
图片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一一吃元宵

0 1


图片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图片


图片

图片
   元宵做法 :馅为基础,把馅块放到簸箕里,再倒上江米粉,“筛”起来,随着馅料的滚动,江米粉粘到其表面变成球状,就成了元宵!


图片


图片

图片
   汤圆做法 :先将糯米粉过水揉成团,捏好小口窝窝头,向里面填馅,然后再把口捏实搓成圆团,便是一枚好看的汤圆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海丨擂沙汤圆


图片



苏州丨五色汤圆


图片



南京丨雨花石汤圆


图片



广东丨四式汤圆


图片



四川丨心肺汤圆


图片



贵州丨兴义鸡肉汤圆


图片



香港丨够姜汤圆


图片



海南丨鸡屎藤汤圆


图片



台湾丨菜肉汤圆


图片


图片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一一闹花灯

02


图片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图片


图片


图片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一一踩高跷

03


图片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图片


图片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一一舞狮子

04


图片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一一猜灯谜

05


图片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片


图片


图片



但“情人”不是爱情的专属

生活中有的更多的

是亲情 友情 温情 恩情

他们也可被称做“情人”

于漫天花火间遇见“情人”

在清风朗月下与“情人”相聚

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

向电话那头的亲人、挚爱道声平安

正是这个节日的动人之处

灯月交辉 光影斑驳

恭祝元宵快乐!




元宵节
[通讯员:秦阳炎]
[指导教师:谢东明 杨钰晨]
[责任编辑:刘鹏]
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 向电话那头的亲人、挚爱道声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