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适逢万物繁盛的盛夏,也是青春奔赴热土的时节。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夏天,河南农业大学全校21个学院和许昌校区的师生们,怀揣炽热初心,肩负时代使命,踏上“三下乡”的实践征途。他们将目光投向希望的田野,将脚步印在基层的沃土,以知识为犁,以汗水为露,在这火热的季节里,奋力书写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答卷。
深入基层一线
感知时代脉搏
今年的实践活动
同学们都收获满满
来和农农一起看看
三下乡的精彩故事
为深入践行“三下乡”社会实践精神,切实为群众办实事、送温暖。7月2日,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学子积极参与“百家姓·爱心粥”公益行动,以实际行动传递社会关怀,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爱心传递,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教育。未来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参与志愿服务,影响带动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公益事业,让志愿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用实际行动谱写青春华章。

爱心粥温暖传城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为确保国家惠民政策精准覆盖有需求的家庭及学生,减轻潜在受助对象求学过程中的经济负担,点亮成长希望之光,6月28日,林学院“惠策铺就求学路,赤诚宣讲助梦行”——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十八里河枫香庭社区,开展宣传资助政策的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资助政策宣讲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不仅让志愿者深化了对国家资助政策的理解,还让社区居民了解了各学段资助政策的核心内容,解答了居民们对政策申请的困惑。同时,也鼓励更多学子用更专业的知识、更热忱的态度投身于社会服务,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希望与温暖。

资助政策宣讲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乡” 遇南乐实践团赴濮阳市南乐县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融合专业优势,聚焦产业帮扶与红色美育,为乡村振兴贡献专业力量。
本次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夯实乡村产业基础,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路径,为当地发展提供了技术与文化支持。同时促进了青年学子在服务中彰显专业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为深入了解中原地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7月3日,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桑梓文心”实践团赴河南博物院开展实践活动。
此次河南博物院之行,让“桑梓文心”实践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展望未来,成员们将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以更多形式记录并传播传统文化,让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桑梓文心”实践团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2025年7月5日,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洛脉沿袭实践团在洛邑古城开展文化沿袭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记录传统技艺流程、比对历史文献与当代传承现状,客观呈现古城活态文化脉络。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了解到,洛邑古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古城的手工艺品、地方美食以及传统节庆,都是这一文化脉络的延续。古城内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不同时期的特色,每一处建筑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艺术匠心。

开展文化沿袭活动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2025年7月3日至7月15日,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心农协会组建的“心农扬辉上蔡实践团”奔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和店镇八里湾村,开展了一场为期12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支教与调研双线并行,秉持“关注三农,服务三农”的理念,让青年学子在乡村一线认识国情、了解社会,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此次“三下乡”活动,让志愿者了解到乡村教育短板、人口老龄化等现实问题。支教中,志愿者以趣味教学点燃乡村孩子求知热情;调研时,通过实地走访洞察乡村发展痛点。活动中,心农扬辉上蔡实践团”展现出当代青年敢担当的风采,传承了机电学子深入乡村、甘于奉献的精神。志愿者借此深化国情认识、提升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风貌与学院“知农爱农”形象。

机电学子服务基层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为落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政策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经济与管理学院“木板匠心,年画兴滑”实践团于2025年7月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道口古镇,围绕木版年画传承与民俗文化保护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此次实践过后,志愿者们系统梳理了滑县木版年画的技艺谱系,探索“非遗+”的融合路径。这种以实践推动保护的方式,既是对国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政策的具体落实,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青年实践样本。

文化保护活动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时光老友记”实践队以“留住岁月笑颜,珍藏人生华年”为主题,于7.1-7.4日前往郑州市颐养乐福养老院,开启一场用镜头凝萃暮年、以创意留存时光的温暖奔赴之旅。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时光老友记”团队成员计划将继续以微光之名,奔赴更多暮年之约,让每个“桑榆晚境”因青春陪伴熠熠生辉,让爱与温暖在岁月流转中永续传递,为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添砖加瓦,书写新时代青年担当,让青春在服务社会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为老人拍下珍贵影像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现状,近日,植物保护学院“权”心筑梦实践团师生前往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和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乡村振兴,服务三农”为主题,实践团通过缅怀先辈、科普进校园、农技指导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了解农村发展现状,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以祭奠先辈凝聚精神力量,以关爱儿童培育未来希望,以田间实践服务农业发展,充分展现了师生传承精神、服务三农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实践团将继续以专业所长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在田野间绽放光彩。

田间实践活动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7月11日,为深度挖掘当地特色桃产业发展脉络,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硕果桃源实践队的成员们带着专业视角与调研热情,在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镇东四道岭村开启了一天的实地走访。
此次调研是河南农大学子运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特色产业的实践活动。深入产业一线,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获取详实数据,为后续分析镇罗营镇桃产业优势、短板及发展潜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带回的宝贵“田野报告”,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区域特色农业的理解,更将为推动当地桃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贡献青春智慧与高校方案。

实地调研桃产业发展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2025年6月29日,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今夏逐源,童沐红辉”支教团赴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清丰科技小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教育,为当地中小学生带去知识与希望,推动乡村文化发展。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为当地注入了科技与教育活力,既提升了居民数字素养、拓宽了学生视野,又深化了红色精神传承,助力乡村教育与文化振兴。团队成员在实践中锤炼了本领、强化了担当,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服务基层的使命意识,为乡村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乡村支教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青春在田野间绽放
理想在奉献中升华
这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同学们用脚步丈量责任
用行动诠释青春力量
与乡村共奋进
镌刻青春印记
我们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