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专访物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冯子航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2024-06-13
字号:AAA
怀抱着少年人的热血与冲动,冯子航开始了他在兰大四年的学习时光。

今年,榆中的雨水比往年似乎来得多一些,连日淅沥的雨让采访这天的晴日显得尤为珍贵。

这天,当许久不见的温暖阳光透过秦岭堂的落地窗洒进房间时,一位背着背包、身着灰色运动服的青年推开房门来到我们面前。我们与冯子航的对话就在这个难得的晴日下午开始了。


冯子航,山西运城人,2020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现已推免至北京大学电子学院。曾任兰州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兼职)、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长等多项职务。曾获国家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大学大学生奖学金、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全国一等奖,甘肃省光电设计竞赛省级一等奖、“华为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竞赛西北赛区二等奖、“互联网+”甘肃省金奖等多项科研比赛奖项;荣获“甘肃省三好学生”、兰州大学“十大校园之星”、“兰州大学十佳共青团员”等荣誉30余项。


“从来到兰大那一刻起,我就憋着一股劲儿”

20209月,十九岁的冯子航第一次远离故乡,带着行囊与理想来到兰州大学。

谈及自己为什么最终来到兰大,曾参加过两次高考的他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这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于他而言,20206月的那次高考,他的发挥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我是复读生,比别人多花了一年的时间,所以对于这个结果,我说不上是很满意的。”因而在择校的时候,他也比旁人要审慎很多。

“我很看重一个学校的底蕴如何,高中的时候我就了解到过兰大很多知名教授、学者的故事,当时对它的印象就是一所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冯子航回忆,“我的父母在我小时候喜欢全国各地跑,他们很多年前就来过兰州,认为兰大是一个适合静下心学习的地方,因此也很支持我填报这所学校。”

冯子航在开会.webp.jpg

冯子航在开会

对于自己最终填报兰大物理学院的这一选择,冯子航少见地用了“缘分”一词。“我觉得这一切好像冥冥当中注定了一样,从父母与兰大的因缘,到高中时期意外知道的很多物理学院老师们的事迹,这些神奇的缘分好像在牵引着我选择了这所院校,选择了这个专业。”

尽管高考的结果与高考前自己的预期有落差,但冯子航并不像很多人一样,把它作为一种“失败”,“接受这个结果,来到这所学校,我都认为是一种缘分,并没有什么值得去抱怨的。我到兰大的那一刻,确实‘憋着一股劲儿’,我想尽全力让自己的本科生活没有遗憾。”

冯子航在运动.webp.jpg

冯子航在运动

怀抱着少年人的热血与冲动,冯子航开始了他在兰大四年的学习时光。“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我们总试图探究优秀的秘诀,顺着时间线望向冯子航踏进兰大校园至今的这段时光,也许他的秘诀就藏在苏洵的这首诗里——永不怨天尤人,永远纵目远眺前方的风景、追逐宽广的宇宙,才有了他充满“奇迹”的大学时光。


“我觉得我的学习过程中,都是‘瓶颈’”

正式成为兰大物理学院的一名学生后,冯子航才知道,原来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这一专业,隶属于物理学院。2020年的微电子专业,因为“卡脖子”难题,正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这让自小对于电子器件感兴趣、甚至动手拆过家里电脑的冯子航坚定选择了微电子这一专业。

提及自己三年多来的“学习方法”,他坦然给出了一个有些令人惊讶的陈述:“其实我觉得我的学习过程都是‘瓶颈’。”在冯子航看来,他同很多人一样,只是占世界人口99%的普通人的一员。“这并不是什么冠冕堂皇的话,事实上我觉得,大家既然能够上同一所大学,其实智商层面并没有任何区别,我也和大家一样,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经常有跟不上、听不懂的情况。”

回忆起自己学习专业课的过程,冯子航分享了自己遇到这些情况时的解决方法——到“哔哩哔哩大学”“知乎大学”学习。“每当我听不懂的时候,我就会去找网课看,或者对着课本,反复琢磨那些概念、演算推导那些公式,其实在这些重复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感到有所收获。如果一定要说我有什么比别人好的地方的话,应该是我有去不断解决这些问题的意志力——对于大学学习而言,我认为意志力是很重要的”。

从冯子航的身上,可以看到“挑战”与“意志”带来的强大力量。长期以来,他一直有做“to do list”的习惯,他在他的笔记本、电脑、手机上都用“四象限法”依照轻重缓急的程度规律记下了自己需要完成的事项,至今已记完了两本厚厚的笔记本。

冯子航的to do list.webp.jpg

冯子航的to do list

从作业、竞赛到学生工作,像他一直很喜欢的动漫角色漩涡鸣人一样,冯子航不知疲倦地探索着自己能力的上限。“我认为我可以在大学阶段培养我各方面的能力,并且我相信自己有着无限的能量,因此我不断给自己定目标,要求自己当下的阶段一定要比之前一个阶段的我有所进步、有所突破。”在这个目标的鞭策下,他参与学生工作、参加校创,不断超越自我,直至成为兰州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多次获得奖学金和科研竞赛的奖项。

学生工作中的冯子航.webp.jpg

学生工作中的冯子航

福楼拜说,一生中最光辉的那天是产生对人生挑战与勇敢迈向意志的那天。比起“天赋”与“智商”这些“基因彩票”般缥缈的东西,任何人都有能力抓住的挑战自我的态度与坚持奋发的意志更加珍贵。在冯子航身上,我们看见挑战自我的勇气与永不言败的意志熠熠闪光,照亮着他通往那些看似只有“天才”能够到达的远方。


“不必成为他人眼中的冯子航”

“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要受挫折。”海明威的这句话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即便优秀如冯子航,也并非没有遇到过低谷。

“在大三刚开始的时候,原先一直不停朝前走的我好像也碰到了自己的极限。”那个时候,他处于保研的关键节点,同时担任了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等六个职务,学业和学生工作的双重压力让他第一次有了“煎熬”的感觉。“我身上还起了湿疹,每天蓬头垢面的、无暇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精神状态也有点差。”

带着他走出巨大压力的,是辅导员张明华。看出冯子航状态不对的张老师,在一天晚上,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和他促膝长谈将近两个小时。这场谈话里,有一句话深深地印在了冯子航的脑海里——“你不必成为别人眼中的冯子航,只要做你自己,就已经是最好的了。”这句话,有如甘冽的清泉,让处于低谷的冯子航恍然大悟。

颁奖台上的冯子航.webp.jpg

颁奖台上的冯子航

长期以来,他一直都为做“别人眼中的冯子航”而拼尽全力,甚至于揽过许多本不需要他承担的责任,力求事事完美,这句“不必成为他人眼中的冯子航”才让他真正明白了他丢失的东西——成为自己的能力。“张老师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她帮助了我很多,有她做我的辅导员,是我很幸运的一件事。”在这场谈话后,冯子航整理、平衡着身上的事情,将自己从不必要的琐事中抽离出来,慢慢走出了低谷。

“我一直觉得,一所学校的地理位置并没有那么重要,你在这个学校里遇见的人和事远比学校的位置重要得多。”讲完这段经历后的冯子航诚恳地说。对于在兰大收获的珍贵情谊,他如数家珍,带领他来到电子实验室的于开聪、在深夜与他一同为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奋战的程淼、潘高远,帮助他修改答辩PPT到十二点半的樊金雷老师,还有他带领的部门负责人……“我很感谢我身边的这些人,我走到今天,也许我个人的能力占了50%,但他们给我的帮助与支持也绝对不少。我希望我们都能在各自的领域不断攀登,直到未来,我们以更从容成熟的姿态站在山峰处、站在彼此身边。”

在外旅行的冯子航.webp.jpg

在外旅行的冯子航

在冯子航看来,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兰大结识的这些人们给了他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胆量,这是支撑他走到现在的重要因素,也是除“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处世态度外,兰大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


“对于未来,干就完了!”

多年以来,冯子航一直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年都会给明年的自己写一封信,里面是对第二年的自己的期待。

今年正式推免至北京大学通信工程方向的他,写给自己的是“勇往直前,干就完了!”这是他坚持了二十多年的朴素人生格言。“其实我一直以来对别人说的话最多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干就完了,不用想太多,先出发了再说。”

对于未来,他不擅于去用华美的文字矫饰自己的理想,只是用真诚的铺叙表达自己的愿望:“我希望能够在课题组认真学习、工作,真正做出一些贡献,在我的研究生涯中,做出对国家的通信方面真正‘有用’的成果。”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这句诗正是冯子航二十多年人生的真实写照,面对人生的浩荡洪流,冯子航凭借着勇气与意志搭起的一叶扁舟,行向无穷无尽的远方,一往无前、永不停歇。


采访结束后,冯子航立刻加入了导师的发起的线上组会。阳光透过窗子照着他在的这方天地,我们无法预测他的未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属于冯子航的研究生活,一定又是一段勇往直前的故事。


*部分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供稿 | “润物有声”网络文化工作室

制作 | 缪梦倪

图片 | 胡心洁

校对 | 覃佳乐

审核 | 关程睿 张晨曦

主编 | 朱佳君


[通讯员:潘晓媛]
[指导教师:朱佳君]
[责任编辑:刘宇宏]
怀抱着少年人的热血与冲动,冯子航开始了他在兰大四年的学习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