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韶山冲·太阳升起的地方——兰州大学赴“湘赣桂探寻红色基因
原创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2024-08-13
7月26日,兰州大学赴“湘赣桂”探寻红色基因暑期实践团来到了这块革命圣地、伟人的故乡——韶山冲。

南方的夏末,蝉儿躲在茂密的树叶中发出“吱吱”的声音;清晨的韶山冲,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清香,水库的风拂过脸庞,仿佛将我们带回到1959年的夏天。


640.jpg

活动图片

冲,这个湘语方言,指山谷中的平地。可用于地名,在湖南,许多地方和村寨都以“冲”字冠名,最著名的要数“韶山冲”。

7月26日,兰州大学赴“湘赣桂”探寻红色基因暑期实践团来到了这块革命圣地、伟人的故乡——韶山冲。

我们沿着景区内的小道一路探寻,感受着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640-2.jpg

活动图片

在主席铜像广场后花园的一个三叉路口,矗立着一块大型石刻,左对着韶山峰,右对着滴水洞,石刻上书四个金色大字“公者千秋”。


640-3.jpg

历史雕像

在通往铜像广场的路上,韶山冲的村部里有一个特殊的展览——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


640-4.jpg

活动图片

640-5.jpg

活动图片

时间回到1925年。这一年的农历正月十四,毛泽东携杨开慧、毛岸英、毛岸青回到故乡韶山。此次携家带口返乡,不是为了走亲访友,而是要在这块土地上建立农村党支部,领导和开展农民运动,点燃农民革命的熊熊之火。


640-7.jpg

活动图片

640-8.jpg

活动图片

在主席铜像广场上,我们实践团同主席铜像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640-9.jpg

活动合影

随后,我们参观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让我们对那个革命年代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640-10.jpg

历史雕像

在那个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旧中国,青年毛泽东写下了这首立志求学的千古诗篇。


640-12.jpg

活动图片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渡赤水,是中国工农红军战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典型战例,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真实写照。也因此被毛泽东本人认为是他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


640-13.jpg

历史雕像

毛主席的一生写了许多著作,这些著作也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逐步成熟:


640-14.jpg

著作图片

最后,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感受了伟人成长的住所,更加觉得当今的生活来之不易。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我们此行收获颇丰,既感受到了伟人的成长环境,也体会到了革命年代的奋斗历程,对于我们走好人生路,发扬坚守、奋斗的兰大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进取,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精神支撑!


*图文来源于兰州大学赴“湘赣桂”

探寻红色基因暑期实践团

制作 | 张峻祎

校对 | 张峻祎

审核 | 丁家雪 薛莲

主编 | 朱佳君

[通讯员:王斌钰]
[指导教师:朱佳君]
[责任编辑:刘宇宏]
7月26日,兰州大学赴“湘赣桂”探寻红色基因暑期实践团来到了这块革命圣地、伟人的故乡——韶山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