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温革命历史,感悟红色精神,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在实践中持续深化学生就业教育,不断拓宽学生就业发展思路,7月22日至25日,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张健带领学生实践团队赴甘肃省酒泉市开展红色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暨就业实习活动。
实践团队第一阶段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是师生们此次实践的第一站,大家沿着航天员出征之路,开启了一场与众不同的行程。在载人航天发射场,师生们参观学习气象工作设备,对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表达由衷的敬佩。当步入东方红卫星发射场时,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那些醒目的标语,那些整齐的仪器,如同时代的号角,激励着每一位来者。参观当日风雨交加,大自然的旋律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让人仿佛置身于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激动时刻,那是一段不畏艰难、栉风沐雨的岁月。参观完历史展览馆之后,师生们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大家深受感动,备受鼓舞。

实践团队参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
细雨寄哀思,师生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前往东风烈士陵园瞻仰,面向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鞠躬默哀,深刻缅怀革命先烈。

实践团队瞻仰东风烈士陵园
期间,实践团队也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与优秀校友代表进行座谈交流,校友康林作气象工作专题报告。在交流过程中,校友们首先祝贺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立20周年,然后围绕学院人才培养、学生学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实践团队第二阶段前往酒泉市气象局和酒泉国家基准气候站。在酒泉市气象局,实践团队与副局长陶生才、办公室主任王军、气象台台长刘新雨和家长代表王晓就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操作能力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等进行深入交流。师生们实地了解气象台工作日常、旁听甘肃省天气会商、观摩酒泉市气象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实践团队参观酒泉市气象台
在酒泉国家基准气候站,实践团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和讲解下参观气象观测场,了解气象观测仪器发展历史、气象仪器的功能用途、气象观测场的整体布局,感受到气象工作对当地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细心听讲,学习了解全固态Ka波段毫米波测云仪等仪器设备,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积极提问请教,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宽了专业视野。

实践团队参观酒泉国家基准气候站
实践团队第三阶段前往酒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酒泉起义纪念馆内,听讲解员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历史的风云仿佛在眼前重现,师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先辈们在攻坚克难中所展现出的不屈不挠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实践团队参观酒泉起义纪念馆
走进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大家被这里的历史氛围深深吸引。师生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感恩革命先烈们为国家和人民的幸福所作出的丰功伟绩。每一件展品、每一段记载都是对英雄们不朽功勋的缅怀,激励着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实践团队参观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
实践团队还走进了瓜州县博物馆,精美的历史文物宛如一本厚重的史书,静静展开,讲述瓜州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馆内,一场名为“熠熠红日——红色政权钱币及文献展”的展览吸引了师生们的目光,大家纷纷走近展柜,放慢呼吸,仔细端详,深入思考,对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在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一撇一捺、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散发着文化的气息,师生们在这片文化沃土上,汲取着知识的养分,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实践团队参观瓜州博物馆和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
本次红色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暨就业实习活动将气象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认识气象工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深入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纷纷表示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
来源 |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赴甘肃省酒泉市实践团
图片 | 贺子建 张健
文字 | 张健 贺子建
编辑 | 马轩
责任编辑 | 滕文宝 孙兴菊 娄孝严
校对 | 王文强
校审 | 李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