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从“零”到“优”!按下医美人才培养“加速键”!
原创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 李昊月2025-03-13
2024年,四川天一学院健康产业学院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实现了多个方面“零”的突破

教师团队拿下教改项目、思政课题、优质课建设等8项;学生首次参赛斩获国家级赛事奖项7项、省级赛事奖项30项;与13家知名医美、生美机构开展校企合作......2024年,四川天一学院健康产业学院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实现了多个方面“零”的突破。

群策群力,厚积薄发。近年来,对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确定了课岗赛证、赛教融合发展的专业建设方向,精心谋划、科学布局,全力推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实验实训室投入,配齐配强师资队伍,创新设置梯队式参赛队伍,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增质提效。

图片

医疗美容治疗室







从“零”到“优”:医美专业的建设发展之路




2020年,学校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申报设立,于2021年正式招生。近年来,医美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急需相关专业人才。该专业教研室主任李超表示,只有擦亮专业名片,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才能助力学生在就业风口中脱颖而出、站稳脚步。“如何让这个“年轻”的专业快速成长起来成为我们整个教研团队当时思考的重点。”

通过医专业教师团队反复研读学术论文、深入美容类企业调研学习、想方设法相同类院校讨教经验等,该专业以学校“233+X”人才培养模式为基本框架,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和现阶段专业建设、发展实际,确定了以对接职业岗位为核心的医美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结合美容师、纹绣师、化妆师、光电仪器师等证书考核标准,与相关课程标准相对接,与护肤、美妆等相关赛事相对接,积极探索“课岗赛证”融通机制。

图片

皮肤美容实训室

学校先后投入 200 余万元建成皮肤美容实训室、外科美容实训室、中医美容实训室等多个现代化实训室,引进肌肤检测仪、光子嫩肤美容仪、小气泡、水光针、眼部磁疗振动仪、纹眉机等齐全的技能教学设备。同时,通过与四川西婵整形美容医院、成都艺星整形美容医院、成都军大整形外科医院等 20 余家大型连锁美业集团等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开展师资交流、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合作等。 “只有让学生在真实场景、真实项目中锻炼真本领,才能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的相互融合。”李超说道。







乘势而上:突破背后的大胆实践




3年来,该专业深耕“赛教融合”教学理念,从硬件设施完善,到师资队伍引进,到课程体系构建,到备战专业技能竞赛,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医美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在课程建设上,专业课程设置充分适应行业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两大板块,专业人才培养秉持“一专多能”理念,课程体系兼顾“两美”模式,同时突出热点领域“轻医美”相关项目技能培养。例如,根据专业不同职业岗位特点和人才需求现状,以校企合作双赢为前提,深化“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双线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并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还针对不同职业岗位进行教学模块的选择和设计,构建“因岗设课、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

图片

学生实训课场景

与此同时,该专业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职教师10人,资深行业兼职教师、行业导师20余人。“我们的老师有人社部门行业专家库成员,有医美行业协会成员,有企业工作或实践经历,有多次担任省级美容赛事裁判、裁判长经验和曾斩获多个国家级、省级奖项。”李超坦言,正是有经验丰富且具较高专业实践与技能操作水平的教师团队,坚定了要坚持“赛教融合”的信心和底气。

2024年,是医美专业教师团队撸起袖子,背水一战的一年。团队提前一年筹备,对标四川省职业技能大赛要求,周密地制定了备赛计划,组建了教练团队,建立了赛事选手筹备库,经历了备战双赛、持续优化策略、精敲每个实操细节等过程,克服了高温高强度训练、耗材数量急增、无模特练手、参赛作品制作技术等难题,最终实现了专业赛事“零”的突破。

图片

学生竞赛荣誉
下一步,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改革创新。 一方面,继续拓展与行业头部企业的合作广度与深度,将更多前沿的行业技术和实践经验融入教学,确保学生所学即所用,不断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凭借在医美专业领域积累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其他新专业的建设路径,从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到赛事参与等方面进行复制与创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通讯员:李昊月]
[指导教师:叶庆]
[责任编辑:四川天一学院]
2024年,四川天一学院健康产业学院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实现了多个方面“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