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人生导师沙龙 | 四月校级“强国一代,挺膺担当”主题回顾
原创 上师学工在线 上师学工在线2023-06-05
人生导师沙龙 | 四月校级“强国一代,挺膺担当”主题人生导师沙龙回顾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在国家需要中校准价值坐标,在时代发展中找准人生目标,我校4月份“人生导师”系列沙龙由学生工作部(处)与教师工作部共同举办,邀请学校第七届师德楷模担任导师,以“强国一代,挺膺担当”为主题,于4月26日下午在徐汇、奉贤两校区线下开展。

本期校级“人生导师沙龙”的三位导师分别是:日本福山大学孔子学院“优秀中方院长”、对外汉语学院石慧敏副教授,上海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刘伟教授,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生命科学学院黄学辉教授。他们通过精彩的讲述引领青年学子将个人成长和国家需求结合在一起,潜心专业学习,不断追求卓越,挺膺担当,不负青春。




传承传播 立学立德



石慧敏老师以“坚持文化自信,传承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题,结合师大国际交流工作的发展,围绕教学经验、海外工作、学无止境、踏实勤奋四个方面做分享。石老师用“十年一个台阶”来描述自己的求学经历,教导学生学无止境,永远不要停止充实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石老师强调,勤奋才会幸运,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石老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38年,并分享了她在福山大学孔子学院任院长期间传播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经历,鼓励同学们要树立文化自信,积极传承传播中国文化,在新时代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


师说

要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不卑不亢,坚持文化自信,传播中国文化”


“‘走小步,不停步’,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做到内外兼修”


“凡事有舍才有得,只有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才会有一番成就”


学生说

石老师是我的榜样,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石老师一样不卑不亢、言传身教的人民教师。幻灯片上的一幅幅照片,带领着我们一起见证了石老师38年的从教生涯,体验了师大对外汉语的发展历程。这些都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踏出舒适圈,勇于接受挑战,找准自己的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


——对外汉语学院 甘子琦


有幸聆听了石慧敏老师从教经验的分享,石老师留校任教以来,就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结缘,经历了师大国际交流发展的全过程,与师大共同成长。她鼓励我们做人做事不卑不亢,激励我们坚持文化自信,作为强国一代,挺膺担当,传承传播中国语言文化。同时使我认识到人生不断学习,充盈自我的重要性,学而行,行而知,知行合一。


——哲学与法政学院 韩悦悦 




奋斗其时 不负韶华



刘伟老师以“超越小我,启航人生”为主题,鼓励每一位青年学生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刘老师从责任承担、专业发展、幸福指数、迟延满足、心理健康、专业兴趣等方面,分享了六个有启发性的心理学研究,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自身发展,启发学生从更高更远的眼光来看待个人发展。针对同学们时间管理、升学压力、未来选择等问题,刘老师也提供了建议:要锻炼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保有敢于直面困难的态度,在深入分析中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  


师说

“要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待个人的发展” 


“在一个学科里面深耕细作,付出努力,才能钻研进去”


“要从兴趣出发,考虑职业选择和发展方向”


学生说

“小我”是当下的我,超越小我就是用长远的、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刘伟老师以自身受教育的经历为开篇话题,围绕六个对人生可能有启发的心理学研究展开,客观讲述了躺平、兴趣等心理学实验现象。“推动我们长久地投入实践的是兴趣”,“长期的躺平是不可取的”,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不断学习,增加本领,奋斗的青春才是最美好的。


——哲学与法政学院 于芯苒  


刘伟老师关于六个心理学研究的分享,对我有很大启迪,刘老师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告诉我们应当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人生的发展。刘老师提到“兴趣在择业中最为重要”的观点,结合“兴趣比物质奖励更能推动活动”这一研究结论,我认为应当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涯中明确方向目标、保持热爱,并为之努力,从而实现个人价值。


——生命科学学院 钱朝阳 




坚守初心 志存高远



黄学辉老师以“如何将个人兴趣融入国家需求”为主题,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分享了他在成长过程中的宝贵经验。黄老师指出,要将学习和兴趣结合起来,明确目标,打牢学业基础,在挑战中自我成长。黄老师鼓励同学们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国家需求进行衔接,牢记使命担当,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帮助的人。针对同学们学习中的困惑,黄老师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面对困境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在学术生涯中要保持初心,练就专业本领,树立报国之志。


师说

  “把兴趣转换为学习动力才能事半功倍,同时要把个人的兴趣与社会国家的需求相结合”


“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会遇到难题,要保持乐观心态”


“在做科研的过程中,要始终不忘初心”


学生说

黄老师指出的“将个人兴趣融入国家需求的观点”给我很大启发,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和社会贡献青春。在学术生涯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做到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与思维,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      


——生命科学学院 胡真真


很荣幸今天下午参加了黄学辉老师的“人生导师”沙龙,黄老师解答了许多我们在学习、目标、未来方面的困惑,我收获颇多。我明白了要将个人兴趣选择融入国家发展之中,要在深刻领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实践经验中校准个人理想追求,更要在自觉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实现个人理想追求,只有坚定心中所想、不忘初心、奋发前进,才能学有所获。


——生命科学学院 欧恬静





三位老师结合自身的成长工作经历和奋斗历程,引入鲜活工作实例,激励青年学子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将青年理想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在报效祖国中实现人生价值。


编 辑 | 卢周亦



[通讯员:罗思琪]
[指导教师:袁佳琳]
[责任编辑:张振香]
人生导师沙龙 | 四月校级“强国一代,挺膺担当”主题人生导师沙龙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