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大的700多天里,薛北同学认为自己是一名“粉刷匠”,用平凡却不甘平庸的努力,涂抹大学生活。两年前,他对大学的第一感是黑色,迷茫、彷徨。在积极与热爱中,逐渐发现黑色是五彩斑斓的。未来,他想握紧手中的色彩之笔,努力将大学生活涂满希望的颜色。
千锤百炼,稳扎稳打,夯实专业知识水平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薛北同学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脚踏实地学习知识,两年专业成绩和综合成绩均位列专业第一。课堂上,你经常可以看见他举手回答问题,课后与老师积极交流的身影。课业之余,他为17个同路人答疑解惑、分享笔记和学习经验,带领周围同学共同进步。发表核心文章、英语免修优秀、综测成绩满分……这些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努力和数不清的汗水。薛北多次参加学科竞赛,而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始终令他印象深刻。作为一名农科学子,在理科世界行走并不容易。他把握每一次课程培训机会,课后自学高数知识,向其他专业同学求援,触摸理性背后的逻辑,两个月的奔波,他的汗水最终得到了回报。
薛北同学大一下学期加入实验室,从清洗瓶瓶罐罐开始,慢慢品味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知识和实践的融合。经过一年的基础锻炼,他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从粗心马虎配错溶液到自己设计开展实验,“坚持”二字是他的心得。文章晦涩难懂,实验方向无从下手,熬下的许多个夜晚教会他嚼得菜根,耐得寂寞。提取DNA、测叶绿素含量、剥去植物幼胚……成百上千次重复,磨炼他化每一次重复为第一次的严谨。从阅读第一篇文献到学会撰写文章,他追求精益求精改稿十几次,以便更多更好地展现研究魅力。薛北同学目前主持两项、参与一项校级科创项目,在大学生科创领域奋力奔跑。
融入集体,踏实服务,小我大我共赴成长
薛北同学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认为青年的成长应当与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他主动协助支部定期组织开展党课主题研讨会,让更多同学知党爱党,做有信仰的年轻人。作为扬州大学第15期青马工程学员,他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思政,以理论滋养初心,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党训班培训期间,他担任中级班班长,带领班级同学学习党的理论,结课时获评优秀学员。
薛北同学曾担任班级班长、学委,任职期间悉心服务同学,带动学习氛围,班级挂科率降低60%,整体成绩提升较大。疫情期间,他多次组织开展元旦祝福日、趣事分享会、小花园草坪聚餐等班团活动,帮助同学缓解压力,提高班级凝聚力,班级获评“活力团支部”。他曾担任阳光协会企划部部长,作为协会策划主讲人,他定期分享制作经验,讲解完善技巧,完成多份优良策划案,助力协会获评“扬州大学十佳社团”。
薛北同学作为校兼职团干,协助老师管理校园志愿服务,主体工作围绕西部计划和乡村振兴计划。做好自身的同时,他带领团青团队,先后参与江苏省志愿服务项目、百廿校庆志愿者统计、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建设等工作,踏踏实实为同学服务。作为校青协理事长,他牵头组织如益课堂、爱心超市、夕阳再晨等各类志愿活动,配合校学工处、校团委完成公益项目,活动参与人次达1000余人,累计志愿时长超过3000小时。他希望在自己能在广大青年群体中讲好志愿故事、凝聚志愿力量、打造志愿亮点。
行而不辍,艰苦自立,实践见证青春活力
薛北同学常说,志愿是双向的馈赠,助人者乐己。他投身于志愿服务,不断丰富自己的经历,志愿服务经历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入学以来,他参与47个志愿项目,如创青春全国总决赛、扬州市公安志愿项目、校园疫情防控……获得236小时志愿时长,他用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作为“唯爱公益”助学代言人,他同队友共同发起“团圆行动”,为走失儿童寻找回家的路,参与组织融合式教学志愿服务,协助线上“茉莉花课堂”顺利开展。
寒暑假,薛北同学多次返家乡开展社会实践。在江苏黄海之滨,用28天分析千组农艺性状,探索白首乌生长奥秘;在湖海艺文社,撰写1万余字乡村振兴活动策划及总结,体悟精神文化建设阵地;在农业农村局,参与组织2场推进会,直观感受种业振兴行动和入侵物种普查任务。汗洒家乡后,他的实践成果收获两次校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和一篇市级优秀文创产品。
薛北同学寓于专业,投身创新创业竞赛。奋力为农业插上翱翔的翅膀一直是他的梦想。2022年4月,他带领5人团队在创新创业竞赛小试牛刀。备赛期间,他和成员一起阅读大麦产业百余篇研究文献,编写四万余字商业计划书,修改三十几次答辩PPT……许多次求教与推翻后是获奖的满满幸福。22年5月,他加入慧眼识麦团队,备战江苏省小挑和互联网+决赛,他说:“7个人,20个夜晚,终身难忘!”
一路走来,薛北同学感恩身边师友的帮助,时刻反思自身短板不足,他希望自己能用脚踏实地的努力,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跑出新时代青年的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