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迎端午,粽香满校园|浙江树人学院带你品味粽香
原创
浙江树人学院
余澜茜 周思彤2024-06-18
为弘扬端午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浙江树人学院开展“屈原精神穿千古,端午粽香满人间”包粽子活动。
“粽叶飘香,龙舟竞渡,又是一年端午节。”一粽一情,一叶一始,一念一思。农历五月初五,让我们在浙江树人学院,品味独特粽香。

(端午安康 浙江树人学院严一凡制)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安康 浙江树人学院陈星语制)
“悠悠艾草香,片片粽叶长。”端午食粽象征着团圆和祈福,是多年来不变的传统。粽子又称“粽籺”“角黍”“筒粽”,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发展,才演变成了现在用粽叶包裹的粽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根据口味和馅料不同,大致分为“南咸北甜”两大类。北方的甜粽甜香软糯,馅料多为豆沙、红枣,口感甜美,外形多为斜四角形,小巧精致;南方的咸粽鲜美咸香,馅料丰富多样,如五花肉、咸蛋黄,口感层次丰富,外形多为条形或锥形,体积较大。

(端午安康 浙江树人学院陈星语制)
关于粽子种类,同学们各有所爱。来自浙江嘉兴、风景园林231班赵悦说:“我们那的咸粽也分很多种,有大肉粽、蛋黄粽、梅菜扣肉粽。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五芳斋的招牌大肉粽。”
来自河北石家庄、风景园林231班的秦凡是第一次在南方过端午,她表示,“在学校里品尝到了不一样的南方咸粽味道,感觉很不错。”同时,她还推荐大家尝尝北方豆沙和蜜枣馅儿粽子,也别有一番风味。
粽叶飘香,廉韵绵长。为弘扬端午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浙江树人学院之江文化研习社联合后勤保障处于6月7日在杨汛桥校区食源餐厅一楼,开展为弘扬端午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浙江树人学院之江文化研习社联合后勤保障处于6月7日在杨汛桥校区食源餐厅一楼,开展“屈原精神穿千古,端午粽香满人间”包粽子活动。

(活动现场 浙江树人学院徐懿歆摄)
参与活动的同学挑选好粽叶,在阿姨的指导下,将粽叶卷成漏斗状,用糯米充实压紧,加入大肉,然后折叠粽叶至全部包裹,最后再用细绳打个结,捆扎定型。不一会儿,三角的、四角的、长条的,各种形状的粽子在大家手中成型,被摆上了桌。

(阿姨正在指导同学包粽子 浙江树人学院徐懿歆摄)

(阿姨正在指导同学包粽子 浙江树人学院徐懿歆摄)
此次活动,同学们受益颇多。“包粽子是一次有趣的体验,有了阿姨的指导,我慢慢熟悉了如何包粽子。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每一个步骤都要恰到好处。”视觉传媒232班胡欣媛说:“虽然自己包出的粽子有些奇形怪状,但是当品尝的时候还是会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
秘书学231班邹阳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更加感受到屈原精神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大家一边分享着关于端午节的典故和常识,一边相互交流包粽子的手法和技巧。现场欢声笑语,洋溢着节日的氛围,传统文化的韵味在飘渺的粽香中弥漫。

(馅料准备 浙江树人学院徐懿歆摄)

(活动现场 浙江树人学院徐懿歆摄)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千年的文化传统延续至今,端午永远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几只小小的粽子,将人间万物包裹成生活的绚烂。人生百味馅,皆因陪伴而变得香甜。在这粽香四溢的节日里,愿大家都能在浙江树人学院收获幸福与安康。
[通讯员:王雨婕]
[指导教师:曾晓江]
[责任编辑:刘臻]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data.content}
管理员
回复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data.adminReply}
[{data.modifyTime}]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回复
{data.commentUser}:
{data.content}
为弘扬端午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浙江树人学院开展“屈原精神穿千古,端午粽香满人间”包粽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