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专栏推荐
别让青春困在0.5平米---------当代大学生运动自救指南
原创 吉林医药学院 潘玥 于鑫茹2025-03-17
当同龄人在中年危机中挣扎时,那些坚持运动的年轻人,正在用今天的汗水兑换明天的从容。走出宿舍,让青春在运动中重新定义可能。
运动之章
今天微信步数:327步

你的运动量,是否也被困在

宿舍、教室、食堂的“三点一线“里?

明明知道该动起来

却总被“没时间、没场地、没动力”三座大山压垮?

体测时气喘吁吁的你

是否羡慕过那些轻松跑完全程的“运动大神”?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学业的压力

大学生们往往忽视了运动的重要性


一 运动的重要性


0 1
增强心肺功能

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和骑自行车,可以显著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氧气摄入能力,为大脑和身体提供更多的能量。

0 2
减肥塑身

长期坚持运动可以有效地燃烧体内的脂肪,减少体重,塑造良好的身材。对于大学生而言,保持适宜的体重不仅有助于提升自信心,还能减少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0 3
缓解压力

面对课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运动是一种有效的缓解方式。运动可以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提升心情,减轻焦虑情绪。

04
提高学习效果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大脑的血液循环,增加脑细胞的供氧量,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运动还能增强记忆力,提高专注力,使学习更加高效。

05

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通过坚持运动,大学生可以克服困难,突破自己的极限,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和毅力。这种精神品质在学习和生活中同样重要,有助于应对各种挑战。


二 制定个人体育锻炼计划



01
确定运动目标

首先,大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运动目标,如减肥、增肌、提高体能等。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训练计划。

02
选择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应多样化,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力量训练如俯卧撑、哑铃训练等可以塑造肌肉线条,提高基础代谢率;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拉伸运动等则有助于放松肌肉,提高身体协调性。

03
安排运动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周至少进行3-5次运动,每次30-60分钟。可以选择在课余时间早晨或晚上进行运动,根据个人习惯和体能状况进行调整。

04
制定具体计划

早八课前:7分钟寝室HIIT(开合跳+平板支撑),唤醒一天代谢。

午休间隙:楼梯往返5趟,比喝奶茶更能提神,同时让心情愉悦。

晚自习后:操场夜跑3公里,顺便听心理播客/追剧。


三 运动注意事项


01
热身准备

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准备活动,包括拉伸运动、关节旋转等,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02
选择合适的场地

选择安全、适宜的运动场地,避免在过于坚硬或不平的路面进行运动,以免对关节产生过大的冲击。

03
适度休息

运动是一项高强度的活动,每次运动后应给身体足够的时间休息恢复,以免造成身体的过度疲劳。

04
加强饮食管理

运动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因此,在运动前后要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补给。建议选择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胸肉、全麦面包、水果和蔬菜等

05
关注身体信号

在运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信号如出现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四 提高运动量的实用技巧


01
寻找运动的伙伴

与朋友一起运动可以相互鼓励,增加运动的乐趣和挑战感。同时,还可以互相监督,确保运动计划的执行。

02
跟随音乐运动

选择动感的音乐进行配合,可以提升运动的乐趣,分散注意力,减轻疲劳感。

03
参加校园体育运动

积极参与校园内的体育活动和比赛,如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等,不仅可以增加运动量,还能结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

04
利用运动APP

下载并使用运动APP,如Keep、Fitbit等,可以方便地记录运动数据、制定训练计划、参与线上挑战等,提高运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image.png

                           原创图片 作者:潘玥 于鑫茹

在斯坦福大学的"运动与认知"实验室里,神经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规律运动者的大脑灰质密度比久坐者高出15%,这种生理优势可以持续到60岁。这意味着大学期间养成的运动习惯,实际上是在为未来的自己进行"脑力储蓄"。当同龄人在中年危机中挣扎时,那些坚持运动的年轻人,正在用今天的汗水兑换明天的从容。放下手机,走出宿舍,让青春在运动中重新定义可能——你的身体,值得比0.5平米的床铺更辽阔的舞台。

[通讯员:沈思彤]
[指导教师:马也]
[责任编辑:吉医马也]
当同龄人在中年危机中挣扎时,那些坚持运动的年轻人,正在用今天的汗水兑换明天的从容。走出宿舍,让青春在运动中重新定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