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专栏推荐
【檐下茶话】刚入学很迷茫?不如试试这“八个一”新手指南
原创 苏州大学 蒋闰蕾2025-09-15
刚入学很迷茫?不如试试这“八个一”新手指南

“新生入学教育已经听了好几天,信息量很大

但我还是不知道应该先做什么”

站在大学起点的初始关

很多大一新生却往往陷入了迷茫

如何掌握“新生通关手册”

如何装备自己的基础技能包

不如试试这“八个一”的新手指南



1. 树立一个目标

“专业课还没开始上手,学习还没进入状态,现在就要考虑未来是就业还是保研,会不会太早了些”。可能很多同学都会有这样的困惑。这里所说的目标不一定是非常具体、难以企及的宏大目标,不如试试从这两个维度去思考:

将目标定在“你希望即将毕业的你成为什么样子”,可以做一下这样的畅想,并尝试给未来四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告诉他(她),“嘿,我终于考上我梦想的大学了。我已经做好准备要开始我的新征程了。那么你呢?我希望你是怎样的人?”哪怕是不那么具体的描述,或只是某一种精神品质的形成、一种立人立世的态度养成,也足以让自己在未来的四年有努力和前进的方向,核心目的是为了唤醒自身“想要更好”的内驱力;

或者先给自己定一个“踮踮脚”就能实现的小目标,比如“每个月去图书馆读两本全新的书”“每个月去听两次课外讲座”等等,这些小目标就像游戏里的“支线任务”,完成时获得的成就感,会慢慢帮你找到兴趣点和未来的方向。



2. 加入一个社团

“刷到学长学姐在学校里的跳舞快闪视频,好羡慕!但我没基础,能加入吗?” 这是很多新生藏在心里的期待与犹豫。答案是:当然可以!我的学生助理小程,刚入学时连街舞的基本律动都不会,但她喜欢那种“和大家一起为了同一个舞台努力” 的感觉,就报名了街舞社。现在她不仅能在食堂快闪里自信起舞,还成了社团的新人指导。她说:“社团没教会我成为‘大神’,但教会我‘敢开始’,并且结交到好多厉害的好朋友”。

大学社团的本质,是“聚集同频的人,探索未知的自己”。喜欢书法,就去书画社;想练口才,就去辩论社;喜欢轮滑,就去轮滑社;哪怕只是想找一群人一起看电影、聊剧情,也能找到对应的兴趣社团。重要的不是你有多擅长,而是你是否愿意拓展自己——为了一场乐队演出,和团友一起在排练室待到深夜;为了一个轮滑动作,摔了好多次也不放弃;为了一场读书分享会,和不同校区的朋友反复核对流程等等,这些切身参与的瞬间,才是社团最珍贵的意义。



3. 培养一个文体爱好

大学与高中有所不同,有时会多了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空白时间”——没课的下午、不用晚自习的夜晚,若没有事可做,很容易陷入焦虑。除了完成专业的作业和课程任务以外,更需要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文体爱好,来帮你填满空白的时间,也能让你在独处时不慌不忙。喜欢跑步,就每天傍晚去操场跑两圈,感受风拂过耳边的自在;喜欢撸铁,就约上同学去学生社区的健身房,看着自己慢慢变强壮;喜欢绘画,就带个本子坐在校园的草坪上,把晚霞、教学楼、路过的小猫都画进画里;喜欢唱歌,就勇敢报名学校的歌手大赛,哪怕只是站在舞台上唱完一首歌,也是对自己的一次突破。一个小小的爱好,不仅能充实你与自己独处的美好时光,更能让你不断拓展自己能力的边界,带来更多的机会与可能。



4.交往1-2个好朋友

大学的朋友,不一定需要“成群结队”,但一定要有1-2个能坐下来好好说话的人。这个人可能是和你朝夕相处的室友,可能是社团里并肩作战的队友,可能是选修课上和你聊得来的邻座,也可能是某次活动中偶然搭话的“搭子”。你们不用形影不离,但当你遇到烦心事时,能放心地跟他倾诉“我今天有点难过”;当你遇到困难时,会真诚地给你他的建议;当你获得小成就时,他会真心地为你开心;当你感到迷茫时,他能帮你分析当下、拨开迷雾、共同面对;当你有想做的事情和想去的地方时,他会无条件支持你“去试试吧”。不用刻意讨好谁,也不用急着融入所有圈子。真正的朋友,是“你做自己就好”的舒服关系,他们会陪你一起走过大学的每一个阶段,并且能够携手并肩,共同朝着目标努力前进。



5.建立一个作息时间表

进入大学没有了父母的督促,很多同学会忍不住贪恋夜晚的自由时光,打打游戏、刷刷视频、聊聊天,很容易陷入“凌晨两点睡,中午十二点起”的恶性循环,随之而来的是一整天的没精神和夜晚的难以入眠。

因此,在大学初期,不如就给自己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并且合理分配每天学习、锻炼、休闲的时间段。当作息变得规律,你或许会发现早八时刻也未必那么痛苦,也不至于在入睡时刻辗转难眠,也能有更多的时间感受到身边的一切,“原来清晨的校园这么安静”“原来食堂早上的手抓饼这么香”——规律的作息,会让你的大学生活更有质感。



6.熟悉一个生活圈

“学校的超市在哪里?校医院怎么挂号?快递在哪里取?”刚入学时,这些“小问题”如果找不到答案,会很影响生活体验。不如花一天时间,构建一个自己的生活圈:记住最近的食堂、超市、水果店的位置,知道它们的营业时间;了解校医院的位置、挂号流程,知道感冒发烧时该去哪里;找到附近的快递点、打印店,知道什么时候取快递、打印资料最方便;记住宿管阿姨的名字,下次忘带钥匙时,就能更亲切地打招呼。熟悉这些“小细节”,不是“麻烦事”,而是让你更快“适应大学生活”的第一步。当你能熟练安排好生活的小事,你才能有精力去专注学习、探索兴趣,真正享受大学生活。



7.了解一个学校或城市的特色

大学以及大学所在的城市不仅是学习的地方,也是生活的地方。从陌生到建立归属感,不如留出一点时间,去探索校城的特色:

去看看学校的东吴门旧址、钟楼、文星阁、校史馆,在岁月的肌理中感受百廿苏大的回响;去逛逛新建的未来校区,感受下学校在AI时代奋进科创的决心;去平江路、山塘街走一走,听一听干将莫邪的故事,在青石板路上感受姑苏古城的千年文脉;冬至时分去食堂参加“冬至文化节”,跟着当地人在大清早去元大昌排队拷冬酿酒,感受下苏州人冬至大如年的虔诚;傍晚去东方之门、金鸡湖边看一场日落,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和林立的高楼间,感受新苏州的开放与活力。每一个走过的地方,每一处停留的风景,都会让你更快地爱上这里,体会学校“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精气神,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现代风情,让学校成为你“有归属感”的校园,让城市成为你“有温度”的故乡。



8.明确一个紧急救助人

最后这一点,非常重要,希望大家都可以明确一个“紧急情况下能够随时找到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但是当你遇到困难和紧急情况时,有一个“紧急救助人”能帮助你更有底气面对困境。这个人可以是你的室友、同学,也可以是你的辅导员、家人,只要确保能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并且对方了解你的基本情况。明确这个紧急救助人,不是悲观,而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也不是“麻烦别人”,而是在需要时能有一份“兜底的安全感”。这份安全感,会让你在大学的探索之路上,走得更安心、更踏实。


大学是一段值得慢慢探索的旅程

带着“八个一”的新手指南

或许能够帮助你逐步找到自己的节奏

在这个过程中,迷茫会变成从容,慌乱会变成沉着

你会在这段旅程里,长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就此书写闪亮的大学篇章


[通讯员:无]
[指导教师:蒋闰蕾]
[责任编辑:闰心絮语]
刚入学很迷茫?不如试试这“八个一”新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