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考研成绩已出,有学生向我反映:老师我这次没考上,现在开始闭关再战!
我建议他积极参加即将到来的春招和公务员考试,他说:老师,我就是一心考研,直到考上为止!其他的选择我统统不考虑。
这种精神可嘉,但方法不可取!
当考研学生继续钻进一条胡同里内卷,甚至不惜时间和年龄的代价;当考公学生把“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奉为“唯一”真理,那么无疑就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种就业观实属太冒险。
这里不是说不要考研考公,而是不要“唯考研”或“唯考公”,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广泛撒网一定是降低风险的明智之举,目标要专注没错,但方法也要变通。
捷哥梳理了以下四条就业“潜规则”,收好不谢!
一、先抬头看路,后埋头苦干
我们打好就业一战,既要知己,更要知彼;既要埋头苦干,更别忘了抬头看路。所谓知己指的是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是否匹配这一职业,知彼指的是了解外部的客观环境,包括你的竞争对手、意向单位、就业政策等因素。
如,大三准备考研的同学需要提前了解专硕和学硕的区别、保研条件、考试科目内容、不同院校招生计划和历年分数线等,先抬头看清了路的方向才能行稳致远。
有时候抬头看路甚至比埋头苦干更重要。举个例子:某同学报考会计专硕,考的分数不错,但由于报考的中央财经大学分数线较高,仅差1分遗憾落榜,而会计专硕具有特殊性,因为它几乎没有调剂空间,所以几乎没有任何学校能录取该生,而比他分数低了10多分的同学由于保守择校,反而成功上岸。这就是因为他未做足功课,不懂“专硕求稳、学硕可冲”的择校规则,所以“选择”大于“努力”,不要因为埋头苦干而自闭信息渠道。
考公的同学在大三的时候要提前浏览本年度的国考与省考岗位需求表,看看你的专业能够匹配哪些岗位?这个岗位是否需要党员身份?以及历年该岗位的进面分数线是多少?只有提前做好做足“知彼”的工作,才能在正式上战场的时候胸有成竹,临危不乱。
直接就业的同学可以在大三的时候和毕业生一起“混进”校园招聘会现场逛一逛,看看每一个企业的招聘条件,英语要达到什么水平?对于政治身份有什么要求?需要哪些证书?也可以多和正在求职的学长学姐交流沟通,或提前登陆意向单位的官网,浏览招聘公告,收集招聘信息。
二、考试之间有着神秘联系?
很多同学之所以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因为他们认为时间精力有限,考研、考公和企业招聘无法同时准备,只能专注一个方向。但其实无论是考研、考公还是企业招聘考试,考试形式和内容都有着相似之处,完全可以进行知识迁移。
举个例子:很多同学以为考研和考公两个目标是冲突的,完全不是!两者具有兼容性,无论是考试时间还是考试内容都不冲突。
比如,会计专硕、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类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都要考一门叫做:“199管理类联考”。金融硕士、税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保险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应用统计硕士要考“396经济类联考”。无论是199管理类联考还是396经济类联考,都要考逻辑和写作,而公务员考试中行测这一门,恰好就有逻辑的考察,申论刚好就是写作能力的考察,其中 199管理类联考中的初等数学在行测考试中也占了大量分值。
所以考研和考公很多内容是相似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考研的同学裸考公务员考试内容,往往成绩也不低的原因。
有同学说:老师我不准备考研和考公,我要去企业和事业单位,考试内容也有共通之处吗?没错!现在很多国企、央企、事业单位在笔试的时候除了考察专业知识外,也可能会考行测或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内容和风格正逐步向公务员考试靠拢。
因此,无论你是去考研、考公还是去企业、事业单位,准备的方向是基本一致的,考研失利的同学也可以继续参加公务员考试或企业春招,考公失利的同学也可以继续参加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考研、考公和企业招聘考试之间不是绝对孤立的关系,一定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
三、先“广泛撒网”再“重点捕捞”
在了解了公务员考试、考研和企业招聘考试的共通性后,你自然能够明白,求职一定是“广泛撒网,重点捕捞”的过程。
考研或考公,没有谁能够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有的人即便投入全部时间精力也未必能考上研究生或公务员,有的人裸考也可能考上。不可否认考试有运气、机遇等客观因素,而这些因素是不可控的,即存在风险的,既然有风险那就要分散投资,降低风险,这与“明确目标”是不矛盾的!
一句话!战略上实行“目标分散型”策略,战术上实行“目标集中型”策略。
有的同学收到了一家企业的offer后开始沾沾自喜,以为可以庆功了,为什么你不能继续寻找更好的企业呢?为什么你不可以去参加公务员考试呢?这叫“广泛撒网”!如果都中了,就意味着你的求职的”自由度”提高了,这个时候可以开始“重点捕捞、优中选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就业战中,“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一项重要战略方针,占领一城后不急着称王庆功,继续占领并巩固你的根据地,根据地越多意味着你的求职自由度越大、风险越低。
四、谁说只能单位挑你,你不能挑单位?
当收到多个offer后,就意味着就业战开始由“守势”转为“攻势”,记住求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单位选择我,我也要选择单位,当我与单位“互相看对眼”的时候才意味着求职成功。
单位考察我的时候,我处于被动的守势方,当你的offer越来越多,你开始挑选单位,这个时候你处于主动的攻势方,很多同学在这场战争中都犯了一个错误:攻一城后就急于称王,还没有等到战争“转守为攻”的时刻就提前宣布胜利,其实是错失了更多良机!
当你要开始要择优签约的时候,你可以咨询你的老师和父母应该怎么选择,最后一役就是打信息战,需要汇聚“老师、家长和朋友”合力,帮你出谋划策。当然,前提是你要先广泛撒网并进入到“转守为攻”阶段,你才有挑选单位的资格,否则,你只能被单位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