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至5日,长沙学院法学院“法益青声”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开展系列活动,从嘉禾一中校园的“情景剧+模拟法庭+普法宣讲”三部曲揭露诈骗陷阱,到广发镇集市的烟火气中普及民法典与反诈知识,再到雷公井村非遗基地将法律知识巧妙融入传统伴嫁歌舞——这场覆盖多场景、形式接地气的普法接力,在青少年、居民和村民心中悄然播下了法治的种子,为他们送去法律的温暖。
7月3日上午,长沙学院法学院联合嘉禾县人民法院,走进嘉禾县第一中学,以“预防诈骗”为主题,通过“普法三部曲”——“情景剧+模拟法庭+普法宣讲”这一形式,为在校师生呈现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法治课”。
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以“游戏皮肤诈骗”为原型编排情景剧,还原“虚假交易—诱导转账—识破骗局”的完整过程,直观揭露了电信诈骗的惯用伎俩。在模拟法庭表演环节,嘉禾县第一中学的学生们与实践团成员配合进行,共同参与表演。普法宣讲环节的互动问答反响热烈,学生们争相举手参与法律知识竞答。实践团成员还向在场学生发放了普法宣传册,结合典型案例和视频讲解,传授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防范等实用知识,引导学生树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思维。
此次普法宣讲活动,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法治观念,也提升了他们运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的能力,助力创建和谐、安全的校园。
4日,实践团联合嘉禾县人民法院、广发镇司法所在广发镇集市开展普法宣传,把普法课堂搬到烟火气十足的集市里。活动现场设置了法治宣传的标题展板,展示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和法治故事。

图1 带队老师向当地居民讲解法律知识(图片来源:长沙学院“法益青声”暑期社会实践团)

图2 实践团成员为居民普法(图片来源:长沙学院“法益青声”暑期社会实践团)
实践团成员通过宣传手册、有奖问答、现场答疑等形式向民众们普及宪法、民法典以及防范电信诈骗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正确引导民众知法、学法、用法。
此次活动共吸引了数百名当地居民前来咨询,不少人表示受益匪浅。该活动还得到了嘉禾县人民法院和广发镇司法所的高度赞扬和肯定。此次普法活动,增强了居民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居民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使其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增强遵纪守法观念。
5日,实践团参观了雷公井村非遗文化传承基地。身着绚丽传统民族服饰的非遗传承人,以清亮婉转的嗓音、顿挫有力的舞姿演绎了原汁原味的嘉禾伴嫁歌舞。在领略了传统伴嫁歌舞的魅力后,实践团成员们跃跃欲试,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伴嫁歌和伴嫁舞,一时间,学唱声与习舞的身影交织,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随后,实践团巧妙地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妇女权益保障、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编入歌词,非遗传承人随即现场教授实践团成员“普法版”伴嫁歌。

图3 非遗传承人进行伴嫁舞表演(图片来源:长沙学院“法益青声”暑期社会实践团)
把法律知识融入伴嫁歌是法治与传统非遗的有机结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悄然播撒下法治的种子,让法律的温度通过文化载体,真正走进了现场每一个人的心田。这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普法”实践,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充满生机与吸引力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