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心理健康不是矫情,而是一种自我负责
原创 抚医海之言 廖名海2025-10-10
大学生需要关注自我的心理健康

今天是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也许你已经在朋友圈、校园海报或推送中看到这个名字,但也许只是匆匆一瞥,没太在意。其实,它离我们并不远。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应对正常生活的压力,能有效工作,并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句话听起来平实,却说出了心理健康的核心:心理健康,不是不会生病,而是能在压力中保持弹性,在困难中找到平衡。

一、大学生的隐性压力,往往被忽略了


很多同学以为,心理问题是别人才会有的事,但事实上,在我多年的辅导工作中发现,心理困扰往往就藏在最常见的生活细节里。

例如有人因为学习压力、考研焦虑而彻夜失眠;有人在人际关系中感到说不出的孤单;有人觉得大家都在发光,只有我原地踏步;也有人在亲情、感情、未来选择上陷入矛盾与内耗。

这些情绪并不稀奇,它们是真实、普遍、可被理解的。心理问题并非脆弱的象征,而是身体发出的另一种信号,就像感冒会发烧、摔倒会流血,心里难受也需要被看见和照顾。

二、我能自己扛,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我们常听到一些学生说:我还能忍忍,不用麻烦别人。这点事算啥,别人比我更难。去心理咨询室是不是代表我有病?这些声音背后,其实是一种误解。

寻求心理援助,并不意味着你不坚强;相反,那是你勇敢面对自己的开始。心理咨询师不是评判者,而是陪伴者。他们接受过专业训练,能帮你一起理清思绪、看清问题、找到方向。

在我接触过的很多学生案例中,很多问题并没有很严重。只是有人愿意听一听、陪一陪、帮一把,学生就重新找回了信心和力量。

三、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


试想一下:如果你感冒了,你会去校医院挂号;如果你胃疼了,你会去买药或看医生;那当你心情低落、压力过大、焦虑失眠时,为什么不可以去看一看心呢?

心理健康问题,不是想太多,而是需要帮助。我们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也该像对待身体问题一样:及时发现,主动求助,科学应对。

心理咨询,不是最后的选择,而是及时的修复。就像手机需要定期清理缓存,我们的心,也需要被更新、被疏导、被修复。

四、你可以这样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


如果你想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心理状态,这里有几个可行的小建议。

一是学会倾诉,不要让心事堆积成山

找一个你信任的人,像朋友、家人、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和他们说一说。表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疗愈。

二是关注生活节奏,规律作息是最温柔的治愈

保持睡眠、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是心理稳定的根基。

三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状态不好的时候。不要苛责自己必须开心不能脆弱,允许自己偶尔情绪低落,也是一种成长的勇气。

四是尝试小目标代替大焦虑

面对庞大的任务(比如考研、实习、毕业),可以将目标拆解成小步推进的计划,完成每一个阶段的小任务,都能获得积极反馈。

五是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情绪持续低落、失眠严重、食欲下降、专注力下降等情况持续两周以上,请勇敢地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预约或告诉你的辅导员,让我们帮你找到合适的资源。

五、辅导员想说



我带过这么多届学生,最想告诉大家的是:心理问题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课题。

它不丢脸,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假装没事,一边压抑,一边消耗。有时候,心理咨询就像一盏灯,不是替你走路,而是帮你看清脚下的方向。你依然是那个努力生活、认真成长的你,只是多了一份理解自己的勇气。

六、写在最后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

人人,也包括你。

请记住:当你学会关心自己的心,你就更有力量去关心世界。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在忙碌与压力中,留一点时间,照顾好自己的心。愿我们在追逐未来的路上,不止有努力,还有安宁与温暖。


[通讯员:抚医海之言]
[指导教师:周斌]
[责任编辑:抚医海之言]
大学生需要关注自我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