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志日记|曾见百转路,今得扑鼻香
原创
井冈山大学
张程璇 刘梓烨2025-02-18
曾见百转路,今得扑鼻香
我的红色寻路之旅,是从一个视频开始的。
从这个视频里,我看到了坚韧,看到了传承,也找到了我的路程与方向。
路的开始,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傍晚,夏日的暑气还未消退,太阳开始缓缓下沉。
它的光芒不再刺眼,而是那样温暖。它穿透了云层,与空气中的每一滴水分相遇。树木的影子开始拉长,在地面上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画卷。偶尔,一两只归巢的鸟儿掠过树梢,它们的翅膀划过空气,留下清脆的鸣叫。
随后,我看到了,几个充满生命力的身影,在绘制青春的色彩;我看到了,几个绽放着创意的身影,在编织和谐的游戏;我看到了,几个披着红色光芒的身影,在传承不朽的薪火……
我想,就是这了——我一定要加入他们,去在多彩的活动里感受灵魂的触碰;我一定要加入他们,去看看那段激荡的红色传奇……
于是,我踏上了路程,我进入了井冈山大学红色励志教育培训班。
“骄阳欲赤蒸青海,晨起东方晓太白。”
凌晨六点半的晨跑,让我看到校园路上最靓丽的风景,与其展现的最坚韧的精神。
披着湿漉漉的空气,踏着脚下熟悉的大地,我遇见了新的伙伴,我们开始了属于我们的旅途。
随着脚步的轻快移动,身体逐渐适应了环校跑的路程,汗水也慢慢渗出,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新鲜的空气。沿途的花草似乎也在迎接晨跑者的到来,每一片叶子都镶嵌上了晶莹的露珠,在晨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
或许,环校拉练的意义便在于此——让我们领略清晨别样的风景。
在红志班的怀抱中,我们踏入了这座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博物馆,也看到了这条路的根生在哪里。
馆内,历史的气息如同山间的清风,轻轻拂过我们的脸颊,每一件展品,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
驻足在一幅描绘井冈山斗争场景的油画前,心中涌起无尽的敬意。那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点燃,照亮了黑暗的角落。
走出博物馆,我抬头望向远方:那儿有风和日丽,仿佛不见历史的烟云,又有高楼迭起,像是革命精神的延续——风雨交加,却始终屹立不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继续前进。
我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我希望能将这份红色精神传承下去。我和我的伙伴不约而同地作出约定:要让井冈山精神,如同那山间不息的风,吹拂每一代人的心田;让井冈山精神,如同那河中湍湍的流水,滋养每一片土地。
我想,这条路的方向便是如此——以新青年的身份,去传承“新青年”的精神。
-THE END-
[通讯员:王湘漪]
[指导教师:葛以璇]
[责任编辑:井冈山大学]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data.content}
管理员
回复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data.adminReply}
[{data.modifyTime}]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回复
{data.commentUser}:
{data.content}
曾见百转路,今得扑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