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立冬 |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原创 辽宁科技大学 程璐扬2025-11-07
立冬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

f69088c877cd2ab2fc0b3fdc807fb144.png

立冬伊始 岁寒情暖 辽宁科技大学网通站制

立冬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

是四时八节之一

此后昼渐长夜渐短


立冬·节气介绍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立冬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在古代社会也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迎冬等民俗。


立冬 · 节气三候


一候 水始冰


温降至冰点以下,江河湖泊的水面开始凝结成薄冰,但尚未封冻。


二候 地始冻


土地中的水分因低温开始冻结,地表逐渐出现冻土层,触感变硬。


三候 雉入大水为蜃


“雉”指野鸡,“蜃”是古人想象中生活在海中的大蛤蜊。古人观察到立冬后野鸡少见,而海边蛤蜊增多,便误以为野鸡潜入水中变成了蛤蜊,是一种充满童趣的节气物候联想。


立冬 · 传统习俗


吃饺子


俗话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立冬节气,吃饺子是一种传统习俗,在旧时生活不富裕,吃一顿饺子御寒又保暖,而且还有财源滚滚的美好寓意。

 

补冬


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在北方立冬素有“冬补”之说。随着立冬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万物开始进入休眠状态,人体也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抵御寒冷。因此在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通过食用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来滋养身心。在北方天气寒冷,人们喜欢吃饺子、羊肉等温补食物,以抵御严寒;而南方则吃鸭子、糍粑、汤圆等等。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立冬 · 诗意节气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

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

唐·元稹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通讯员:张珈霖]
[指导教师:程璐扬]
[责任编辑:辽宁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
立冬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