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武工大学子三下乡:“红齿轮”社会实践团走进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
原创 武汉工程大学团委 杨星2023-08-21
7月5日-8日,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红齿轮”社会实践团走进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引导同学们结合自身专业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实践育人工作,以切实行动投身于实践的“大思政课”中,7月5日-8日,机电工程学院“红齿轮”社会实践团走进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引导同学们结合自身专业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图为“红齿轮”社会实践团活动合影


实践团由团委指导老师万浩天、学工办主任沈晓希、辅导员杨星带队,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覆盖了一堂行走的党课、一节红色文化教育课、一场科普理论宣讲、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一次调研湖泊为主题的“五个一”行动,构建了集“学思践悟”为一体的“红齿轮”人才培养的模式。


重走英雄路,驻村第一书记带来“行走的党课”

“后垅村是著名烈士刘肩三的故乡,他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都昌县委组织部长,余干县委书记,红十军第七旅政委、军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兼任都昌县委书记,都湖鄱彭四县总指挥部总指挥。”省商务厅驻村第一书记刘长华为大家介绍了刘肩三的经历与事迹,讲述了茅垅暴动事件的始末及都昌烈士的英雄事迹,为大家带来一场行走的微党课,带领大家重温历史,缅怀先烈。一幅幅记录峥嵘岁月的图片,一桩桩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真实记录着革命先烈们在艰苦斗争的岁月里波澜壮阔的战斗画面,让实践团师生感受革命浪潮,践悟初心使命。

图为后垅村建筑展示

图为省商务厅驻村第一书记刘长华为实践团介绍后垅村红色遗迹


通过走进社会,近距离接触红色教育基地,实践团成员了解了革命历史、学习了红色知识,立志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中锤炼思想、体悟成长,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传承红色基因,从古村红色遗迹中学习红色文化

茅垅村是江西省第二批红色名村、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是今年汪墩乡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活动项目之一。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县相关部门支持下,汪墩乡积极争资争项,整合优化项目资金,利用茅垅暴动红色资源,围绕“忠诚”主题,整合“古色”资源和“绿色”资源,打造成集党建、团建、干部培训、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

在茅垅村中实践团成员参观纪念馆并学习刘肩三的相关事迹以及“一门五忠烈”等红色故事,并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等方式,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图为实践团师生重温入党誓词

图为实践团师生缅怀革命先烈


探索科学奥秘,投身科普理论宣讲

实践团成员与阳峰乡相关领导、中学校长开展座谈会。会上双方就校地合作、服务乡村教育等展开了讨论,“红齿轮”实践团向阳峰中学授牌“大学生实践育人基地”。

图为“红齿轮”实践团为阳峰中学授牌“大学生实践育人基地”


“红齿轮”社会实践团成员张余豪以“探寻机器人奥秘,追求卓越工程师”为主题向阳峰中学的同学们讲述机器人基本原理,周展进行机器人动态展示,让同学们身临其境了解机器人的运行机制,黄睿熙、马雪姣为同学们带去了一次独特的党史团学课堂体验。“红齿轮”社会实践团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工科专业学科优势,进行契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本土化课程教学及成品展演,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阳峰中学学生展示机器人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阳峰中学学生进行科普及党团知识宣讲


聚力守护童心,关爱留守儿童

太阳村是为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子女进行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权益保护以及职业培训服务的非盈利民间机构,现已为1300余名孩子提供助养,一批批孩子已经走进社会、开启新的人生,其中已有10余名孩子正在攻读或已取得研究生学历。太阳村目前也正与社会各界积极合作、争取更大支持,为更多孩子提供服务。

图为中心负责人刘圣斌带领实践团师生参观太阳村儿童救助中心

课上,实践团成员围绕党团知识、机器人原理科普、暑期安全教育等主题为孩子们开展微课堂教学。课后,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互动频频,拼图游戏中感受大国疆域、明信片中寄托梦想、纸飞机上放飞青春活力、机器人互动中领略科技力量。3D打印作品、武汉工程大学文创周边等小礼物也成为了孩子们在炎炎夏日的独特记忆。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进行游戏互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指导孩子们进行RoboMaster机器人模拟对抗

一场别开生面的RoboMaster机器人模拟对抗赛将课堂氛围点燃,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简单培训后,孩子们分为红蓝阵营亲手操作机器人进行模拟对战。机器人一次次灵活的走位、一次次精准的击发让孩子们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聚焦绿色发展,开展湖泊调研

鄱阳湖作为一个过水性吞吐型湖泊,具有时令性的水陆交替的特殊景观,为湖滩草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成为珍禽、候鸟的天然乐园。每年秋末冬初,有成千上万的候鸟,如东方白鹳、白琵鹭、灰鹤、小天鹅、雁鸭等珍稀候鸟类从其他地方来此越冬。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候鸟天堂”。“红齿轮”实践团来到都昌县苍鹭繁殖保护基地,通过图片影像资料学习、观景台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北方候鸟迁徙越冬过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探索中收获知识。

图为鄱阳湖风景照


鄱阳湖畔,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纷纷化身“护湖卫士”深入一线,按照“全面清理,不留死角”的要求,沿着湖道沿岸人行步道,清理各类垃圾、树枝、杂草。在地方干部的帮助下实践团一行了解鄱阳湖形成演变、位置境域,通过水质检测解读都昌县对鄱阳湖“大保护”的相关政策。

图为实践团成员观察候鸟迁徙情况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鄱阳湖进行水质检测


本次实践活动是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红齿轮”社会实践团通过走进社会,并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投入大课堂、大调研、大学习、大保护,更加坚定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的信念,立志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中锤炼思想、体悟成长,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通讯员:沈晓希]
[指导教师:万浩天]
[责任编辑:刘鹏]
7月5日-8日,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红齿轮”社会实践团走进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引导同学们结合自身专业积极投身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