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师大美育队伍:以优质课程点亮孩子“艺术星光”
原创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2025-06-03
近日,在贵安新区党武中心完小,一幅幅画卷在阳光下舒展,各种民族风情画跃然纸上,色彩浓烈的笔触间闪烁着孩子们心中的艺术微光
近日,在贵安新区党武中心完小的校园里,一幅幅充满民族风情的画卷在阳光下舒展——侗族村寨的飞檐斗拱、苗族蜡染的几何纹样、布依族“三月三”节日的欢腾场景跃然纸上,色彩浓烈的笔触间闪烁着孩子们心中的艺术微光。
当“青春”遇见“童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党武完小的操场上,师生们的目光纷纷聚焦在前方的画作展区——那是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笔墨春秋”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与党武完小同学半年来共同创作的艺术结晶。“老师,这张画送给你们!” 四年级的小孙踮着脚举起画作,眼中漾着明亮的光。
据悉,“笔墨春秋”志愿服务队由同学们自发成立,从2023年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支教活动,为党武完小的孩子们带来了数百节高质量美育课程。团队坚持引导孩子们“欣赏美、传递美、创造美”,不断提升美育教学水平,受到了当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当同学们的作品如同星子落满操场,那些课堂上的点滴瞬间,此刻都化作了师生们心灵相通的纽带。支教队员、2024级研究生何捷在活动后写下这样一句话,“苗绣不再是书本中抽象的文化符号,而是连通古今的时空密钥;学生细细临摹出绣娘缝纫的针脚,文化传承也有了温度与心跳!”
“老师我来!”支教老师王梦想刚讲解完“画作故事我来讲”互动环节的流程,小陈便高高举起双手,眼神发亮地指着画中的星星说:“我知道这些星星的故事!爸爸妈妈和我说,他们不在家的时候,这些星星就会顺着长江游进他们的梦里。”王梦想蹲下身子,盯着那些由汽水瓶标签剪成花瓣状的“星星”,久久不能回神。此刻他忽然读懂了其中那圆芯的隐喻:这个圆,是电话里说不出口的“回家”,是掌心捂热的团圆,是无数个深夜里对着空汽水瓶发呆时,悄悄印在心底的月亮。
经过半年的学习,孩子们将所学融入创作,用画笔描绘出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画卷。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更饱含着志愿者们的爱与匠心,成为了校地携手推进美育教育、促进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该支教活动,不仅为乡村孩子打开了艺术之窗,也让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中收获成长,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注:《侗地飞歌》(作者:刘秀雨;指导老师:宋平)
图注:《苗乡山水笑开颜》(作者:邹娅萱;指导老师:刘祯桢)
图注:《枇杷熟了》(作者:王瑞欣;指导老师:宋平)
图注:《鄂伦春族》(作者:刘语蓉;指导老师:赵佳、卯娅娅、江攀)
图注:《苗家蜡染工坊》(作者:王美玲;指导老师:吴杰宸、何柳巧、周天宇)
图注:《柳树下美丽的民族姑娘》(作者:刘长鑫;指导老师:卯娅娅、田梦珍、郭秀妮)
图注:《勤劳的苗族姑娘》(作者:李钟蕾;指导老师:刘祯桢)
图注:《印象·侗寨》(作者:金乐妍;指导老师:宋平)
图注:《苗乡风情》(作者:彭文欣;指导老师:刘祯桢)
图注:《苗乡欢乐多》(作者:杨欣晴;指导老师:刘祯桢)
图注:《月色下的民族歌舞秀场》(作者:孙润欣;指导老师:何晓雨、杨欣颖、安蓄言)
图注:《民俗艺韵·蝶鱼幻彩》(作者:李昱娴、杨奕辰、陈恺睿、越梦琪、吴启峻熙、李宗余睿;指导老师:安蓄言、安文圣、周天宇、江攀)
图注:《苗岭春意浓》(作者:刘语蓉;指导老师:宋平)
图注:《印象·蝴蝶》(作者:任安然;指导老师:周凡裕、罗玉娇、刘铃)
图注:《大手拉小手博物馆》(作者:李明耀;指导老师:何晓雨、杨欣颖、赵佳)
图注:《像素·狮韵》(作者:吴杰宸、周天宇;指导老师:金焕若)
图注:《黔韵·苗风剪影》(作者:安蓄言、江攀;指导老师:朱灿)
图注:《苗族少女》(作者:安文圣;指导老师:周亚军)
图注:《泰山四首》(作者:王佳怡;指导老师:国腾飞)
图注:《四方支系》(作者:杨欣颖;指导老师:金成辉)
图注:《非遗戏曲》(作者:陈雪梅;指导老师:李雯)
图注:《心灵的桥梁》(作者:何柳巧;指导老师:金焕若)
图注:《苗韵莲芳》(作者:王华宇;指导老师:许泉)
[通讯员:徐方方 周天宇]
[指导教师:王玥]
[责任编辑:贵州师范大学]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data.content}
管理员
回复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data.adminReply}
[{data.modifyTime}]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回复
{data.commentUser}:
{data.content}
近日,在贵安新区党武中心完小,一幅幅画卷在阳光下舒展,各种民族风情画跃然纸上,色彩浓烈的笔触间闪烁着孩子们心中的艺术微光